成語《有恃無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有恃無恐:yǒu shì wú kǒng
詞源:《左傳·僖公二十六年》:“齊侯曰:‘室如縣罄,野無青草,何恃而不恐?’(展喜)對曰:‘恃先王之命?!?/p>
詞由:春秋時代,齊桓公之子齊孝公率領軍隊去攻打魯國,魯僖公派大臣展喜以游說的方式去迎止齊軍。展喜在齊軍未入魯國邊境之前,就前去慰勞齊軍。展喜見到齊君就恭恭敬敬地說:“我們魯君聽說大王親自帶兵來,特派我來慰問?!饼R孝公有些驕傲地說:“魯國人害怕我嗎?”展喜必恭必敬地說:“小人害怕,君子不怕?!饼R孝公說:“你們沒有糧食,野外連草也沒長幾根,憑什么不怕我們?”“展喜和顏悅色地回答說:“憑齊魯兩國先君的友好,又相信您能繼承齊桓公和緩鄰國的傳統,憑著這個我們就不怕?!饼R孝公聽了展喜的話,放棄了攻打魯國的計劃,沒有說什么就帶著軍隊回去了。
詞義:因有依仗而無所畏懼、忌諱。恃:倚仗,依靠;恐:害怕。
書證: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七回:“現在縣里有了憑據,所以他們有恃無恐。”聞一多《演講錄·民盟的性質與作風》:“我們實在還有一個更正大的理由使自己有恃而無恐?!绷_國士、劉迪華《黑水魂》:“吳寡婦依仗自己是教民,侄子又在衙門中做官,便有恃無恐,喝令家丁把前來講理的男女亂棍趕出牧場。”韜奮《萍蹤憶語》:“他們最初都表示贊成這復興計劃,一部分是‘有恃無恐’,一部分還有一個很大的作用?!比俗魇?, 并不足以使他有恃無恐。”
上一篇:成語《有志竟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有條不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