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心武《新豆汁記》全文|賞析|讀后感
劉心武
杜雨生是我們商場的售貨員,來商場五年,工作沒得挑! 可他業余鉆研一門名目繞嘴的學問,報考科學院研究生, 一家伙考上了!
眼看快下班了,杜雨生有點神秘地湊攏我說:“老趙,我求您幫點忙,當個見證人!”
這可把我弄懵了。見證人?! 見證個啥呢?恰好這時候下班鈴響了,杜雨生邊挽著我胳膊往外走邊說:“吃飯的時候,我跟您細說!”
他把我帶進了一家專賣豆汁的小吃店!
見他一趟趟地端來了豆汁、辣咸菜絲、火燒和焦圈,我采取主動了:“你賣的什么關子?你不從實招來,我一口不吃。”
他呷了一口熱豆汁,一本正經地說:“老趙哇,我那女朋友怕我變心,這幾天跟我鬧別扭呢,我得跟她起誓呀!”
我心里頓時不高興 :“敢情你早交上女朋友了,怎么這時候才跟我坦白!”
他誠懇地說:“不怪您官僚主義,是我一直跟您‘封鎖消息’——她呀,認識您。她見我考上研究生了,這幾天總說什么‘我可配不上科學家’。我琢磨了好幾天,才想出這么個法子,我在您面前起個誓,您給作證,她就放心了!”
我覺得好笑,心里琢磨:“她是我們商場哪個部門的呢?”
杜雨生只催我吃東西,這小子還有更絕的:“快吃吧,完了您跟我看戲去!”
六點五十分,我被杜雨生拉到了吉祥戲院門前,剛站定,就見他請過一位姑娘來——可不,她一準認識我,我倒真有點不敢認她了!
姑娘滿臉通紅,轉身要跑,被他一把拽住了,只聽他心急火燎地對姑娘說:“麗霞,你別生氣——我當著他給你起誓,就是我真的成了科學家,你一輩子是電車上的售票員,我也不變心!我這個心你要是信不過,你就問他: 剛才我特意去咱們頭回約會的地方喝了豆汁,這會兒又特意請你們來看《豆汁記》,就是為了把心掏給你——我要成了莫稽,你們就拿鐵棒子打我好啦!”
我發話了:“麗霞,我看雨生是變不了心。不過你和雨生的約會,我怎么就一直沒發現過呢?”
麗霞緋紅的臉龐上, 一雙水杏眼閃著幸福的光芒,她操起拳頭就往杜雨生背上擂:“你壞死了,壞死了! 誰讓你暴露的? 誰讓你暴露的?”
杜雨生愉快地嘿嘿嘿樂著,從兜里掏出三張票來,請我跟他們一塊進去。
“爸,您回家吧,沒您的份兒!”麗霞沖我滿臉嬌嗔地說。
我讓他們進去了。不過望望戲院門前的廣告,心里不無遺憾,孫毓敏主演的荀派名劇《豆汁記》,那可是出充滿人情味的好戲啊!
選自《一分鐘散文、小說選讀》
【賞析】 這篇小說描寫了一段愛情插曲,故事雖算不上曲折新奇,但由于作者巧妙地運用了“誤會”手法,所以收到了較強的藝術效果。
誤會是一種主觀的判斷,只有在雙方“隔絕” 的情況下才能造成。因此,“隔絕”處理得是否合理和巧妙,具有決定性的意義。在小說中,作者在作了簡單交代之后,一下便奇峰突起,讓杜雨生神秘地湊攏老趙,求他“幫點忙,當個見證人!”這個突如其來的要求,一下把老趙“弄懵了”。這是小說中的第一個“隔絕”。到了吃食店,這個“隔絕”進一步發展。如果杜雨生此時仍不解開“隔絕”,勢必不符合情理,也會使情節“僵化”。于是,杜雨生的一段話——“老趙哇,我那女朋友怕我變心,這幾天跟我鬧別扭呢,我得跟她起誓呀!”此話一出,第一個“隔絕”解開,但引起了老趙的不滿:“我心里頓時不高興:‘敢情你早交上女朋友了,怎么這時候才跟我坦白’!”顯然,老趙對杜雨生的戀愛是異常關心的。唯其如此,所以對他的“保密”甚為不滿。于是又形成了第二個 “隔絕” ——杜雨生的女朋友是誰?小說不是急于解開“隔絕”,而是從兩個方面來發展、強化“隔絕”。其一是:“她呀,認識您”?!拔以谀媲捌饌€誓,您給作證,她就放心了!”其二是:“快吃吧,完了您跟我看戲去!”當杜雨生把老趙拉到了吉祥戲院門前,并隨即“請過一位姑娘來”,按理說,第二個“隔絕”理應隨之冰釋。但是作者卻故意延宕“隔絕”?!翱刹?,她一準認識我,我倒真有點不敢認她了!”她是誰?小說并不急于挑明。這樣便空出了一點時間,好讓杜雨生當著老趙和麗霞的面把內心話倒完,也讓麗霞亮相,并與杜雨生親昵一番?!胞愊季p紅的臉龐上,一雙水杏眼閃著幸福的光芒,她操起拳頭就往杜雨生背上擂:‘你壞死了,壞死了! 誰讓你暴露的? 誰讓你暴露的?’”這副“瘋相”,實在瘋得逼真、可愛。最后用麗霞的一句話——“爸,您回家吧,沒您的份兒!”才把第二個“隔絕”徹底解開??梢?,這里的延宕“隔絕”對描寫人物、表現主題是不可少的,但是又顯得自然,合理。因為它符合老趙當時的特定心境,他樂于為杜雨生當“見證人”,急于想知道杜雨生的女友是誰,還估猜女友就在自己商場工作,可是萬萬沒有想到她竟是自己的女兒。因此,當女兒突然出現,他驚喜交加,一時回不過神來,由此留下的時間“空白”便合于“無理”之理。這正是作家觀察、體驗、描寫人物的細致入微、獨特深刻之處。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兩處“隔絕” 所造成的兩處誤會,使得情節曲折、生動、造成戲劇性的效果。同時,“隔絕”所造成的誤會,也為刻畫人物的性格,提供了特殊情境。杜雨生的爽直、機智、幽默,老趙的憨厚,熱心,如果離開 “誤會”,那是很難以這么一點文字而表現得如此鮮明生動的。
上一篇:《新來的小兩口》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旅游紀念品》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