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非寓言·蒼鷺與蟹》寓言賞析
從前, 菩薩降生在一個森林中的住宅里,在一棵長在某一個荷花池邊的樹上當樹神。那時候, 在酷熱的季節里, 一個不太大的池塘里的水下降了很多,但里面卻有很多魚。有一只蒼鷺看到了這些魚,心里想:“我要想出一個辦法,騙一下這些魚, 把它們都吃掉。”它于是就走到那里, 坐在水邊,低頭沉思。這些魚看到它, 問道:“先生坐在這里想什么呀?”“我坐在這里,想的就是你們。”“你想我們些什么呀?”“這個池塘里的水少了,食物難找了,天氣熱了, 我就坐在這里想到你們:‘現在這些魚怎么辦呢?’”“可是先生呀!我們究竟怎么辦呢?”“如果你們聽我的話,我就把你們用嘴一個一個地叼到一個擠滿了五色荷花的大池塘里去,把你們放在里面。”“先生呀!從開天辟地那一天起,從來就沒來一個蒼鷺替魚操過心。你只是想把我們一個一個地吃掉而已。”“你們相信我, 我就不會吃掉你們。如果你們不相信真有我所說的這樣一個池塘的話,那么你們就派一條魚跟我一塊兒去看一看那個池塘。”魚相信了它, 派出了一條獨眼大魚, 它們想:“這一條魚,不管是在水里,還是在陸地上,都能夠對付得了它,”它們對它說道:“你帶著它去吧。”蒼鷺叼起魚來,把它帶走, 丟在那個池塘里,讓它看了看整個池塘,又把它帶回來,讓它同那些魚在一起。這一條魚繪形繪色地告訴那些魚,那個池塘是怎樣美、怎樣好。聽了這些以后, 它們都想去了,對蒼鷺說道:“好吧,先生,請把我們帶去吧。”蒼鷺首先把那一條獨眼魚叼起來, 帶到那個池塘邊上, 讓它能夠看到池塘, 卻落在長在池塘邊上的一棵婆羅那樹上,把它往樹杈椏上一擲,用嘴把它啄死,把肉吃掉,把魚骨頭丟在樹底下。又飛回來, 說道:“我把那條魚放在池塘里去了;再來一條吧。”它就用這個方法,把魚一條一條地叼走,把它們都吃掉;當它飛回來的時候,一條魚也看不到了。可是那里還剩下一只螃蟹。蒼鷺也想把它吃掉,就說道:“喂,螃蟹呀! 所有這些魚都給我叼到一個擠滿了荷花的大池塘里去了。來吧,我也把你叼到那里去。”“你怎樣把我帶過去呢?”“把你叼起來, 帶過去。”“你這樣把我叼起來,往前飛,你會丟下我來的; 我不同你一塊兒去了。”“不要害怕,我會把你牢牢地叼住,帶過去。”螃蟹想道:“這家伙把魚叼走,并沒有把它們送到池塘里去。如果它把我送到那池塘里去的話,那當然很好;如果它不送的話, 我就夾斷它的脖子,把它殺死。”于是它就對它說道:“朋友蒼鷺呀!你決不會把我叼得很牢的,我們倒是能抓得很牢。如果我用我的爪子抓住你的脖子,牢牢地抓住,我就同你一塊兒走了。”蒼鷺沒有想到螃蟹會用詭計騙自己,說了一聲:“好吧!”就答應了它。螃蟹用自己的爪子牢牢地鉗住它的脖子,就象是鐵匠的一把火箸,說道:“現在可以走了。”蒼鷺把它帶到那里,把池塘指給它看,然后向著那一棵婆羅那樹飛去。螃蟹說道:“舅舅呀!那邊就是池塘呀,你把我帶到另一條路上去了。”蒼鷺說道:“我是你的親舅舅,你是我的親親愛愛的小外甥。我猜想,你大概以為我是你的奴隸,把你扛起來出來游逛吧。你看一看婆羅那樹底下那一堆魚骨頭吧! 我怎么樣吃掉那些魚,現在也就怎么樣吃掉你。”螃蟹說道:“那些魚是大傻瓜,所以才被吃掉。我卻是不會讓你吃掉的; 我反而要把你弄死, 因為你這個傻瓜還不知道我是在騙你哩。要死的話,我們倆就一塊兒死;我要把你的腦袋鉗斷, 丟到地上去。”說著, 它就用它那兩個爪子去抓蒼鷺的脖子,象一把鐵箸一樣。蒼鷺張大了嘴,眼里充滿了淚,害怕真被弄死,說道:“朋友呀,我不會吃你,饒了我的命吧!”“那么你就飛到池塘那里去,把我放到里面。”蒼鷺轉回了身,落到池塘那里,把螃蟹放在池塘邊上的泥里。螃蟹鉗斷它的脖子,就象是用剪子剪斷荷花梗一樣,然后鉆到水里去。住在婆羅那樹上那一個樹神看到了這一件令人驚奇的事情, 贊美這一件事情做得好, 用甜蜜的聲音, 念了一首詩, 聲音在整個樹林子里往復回蕩:
擅長騙人的家伙,
不能永遠因騙得福;
從螃蟹那里得到些什么,
那一只善騙的蒼鷺?
——《佛本生故事選》(同上)
如何與騙子作斗爭?這篇寓言給了我們很好的教益。作品塑造了蒼鷺、螃蟹與魚的形象。
作品中的蒼鷺是一個詭計多端的騙子。它騙魚的辦法就很高明:當池塘里的水下降了很多的時候,它裝出一副關心魚的樣子,悲天憫人之態可掬。當魚表示懷疑的時候,蒼鷺又生一計,提出要帶一條魚去看看“一個擠滿了五色荷花的大池塘”,并且真的帶獨眼魚去看了。這叫“放長線釣大魚”。魚是閱歷不深者的形象。它們也曾懷疑過,但是獨眼魚回來后一宣傳,都相信了蒼鷺的話,結果被蒼鷺一條一條地吃掉了。螃蟹比魚要聰明老練得多,它不但有斗爭的勇氣,而且有斗爭的謀略。當蒼鷺提出要把螃蟹叼到大池塘里去之后,螃蟹作了兩手準備,同時想出一條妙計,用爪子抓住蒼鷺的脖子,當蒼鷺兇相畢露要吃掉螃蟹時,螃蟹下定決心,準備與蒼鷺同歸于盡。他說:“要死的話,我們倆就一塊兒死;我要把你的腦袋鉗斷,丟到地上去。”蒼鷺退縮了,向螃蟹求饒,并把螃蟹放在池塘邊上的泥里。螃蟹毫不憐惜蒼鷺,鉗斷了它的脖子。由此可見,螃蟹斗爭的勇氣和謀略, 以及除惡務盡的決心,是值得贊美的。
這篇寓言有兩層寓意:一、騙子不能永遠因騙得福,往往以失敗而告終,這正如魯迅說的:“搗鬼有術,也有效,然而有限,所以以此成大事者,古來無有。”(《南腔北調集》)二、與騙子斗爭,首先要有斗爭的勇氣,因為騙子都是欺軟怕硬的;同時要有斗爭的謀略,因為騙子都是陰險狡猾的,有的騙術還相當高明。
作品塑造蒼鷺的形象時抓住了騙子的特點:詭計多端,外強中干。騙子要騙人,其花招會層出不窮。蒼鷺裝出關心魚的假象被揭穿后,又設下讓獨目魚參觀池塘的騙局,終于得逞。但騙子的內心是虛弱的,在弱者面前,他可以冒充強者,而在強者面前,他一定會暴露虛弱的本質。當螃蟹打算與蒼鷺同歸于盡的時候,“蒼鷺張大了嘴,眼里充滿了淚,害怕真被弄死”,一副孱頭的死相。詭計多端,是騙子的手段,外強中干,是騙子的本質。作品就是從這兩個方面來塑造蒼鷺這一騙子的形象的。
上一篇:《歐美澳寓言·蒼蠅和螞蟻》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荒蕪了的花園》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