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紫羅蘭與三色堇》寓言賞析
牧羊人,倘若歡樂之神/降臨你純樸的心懷; /向他奉獻你永久的祈禱, /祈求他攜帶一位謙恭的賓客。
即使美神帶著令人銷魂的笑靨, /撩撥情懷的神態,還有歡快的面龐, /即使這些欺瞞了你迷離的雙眼, /無聲息掠走你不加提防的心。
如果在美好的心底, /高尚的美德不曾駐足, /不久這顆心將漲滿憂傷, /迷途的雙眼會充盈哀怨。
夏日的一天,遠離他的蜂巢, /一只年輕幼稚的小蜜蜂, /輕輕扇動柔嫩的雙翼, /飛舞著去探尋花的世界。
白日里,他一直醉心于戲耍。 /而當夜的帷幕慢慢拉開, /無人送來豐美的晚餐時, /一陣暈眩傳遍他小小的身軀。
由本能推動著, 由本能牽引著, /他飛向花叢尋蜜。/在淙淙溪流的環抱中有一片多苔的草地, /草地上綴滿了紫羅蘭。
在繽紛的花叢中還開著一朵三色堇, /與紫羅蘭雖屬同宗,凋零時卻更艷麗。 /它從慷慨的天空租借來/天鵝絨般的光潔和紫紅的色澤。
它那耀眼的光彩, /天鵝絨般的光潔和紫紅的色澤,/盡收入小蜜蜂——這外來客的驚異眼簾, /于是他便向著三色堇富饒的心底探去。
在依舊生機盎然的花叢中, /他雀躍著,但絕不只是用纖細的雙足。 /這小愛人并未因夜色降臨/就更溫存更急切地要去會他的戀人。
他在那光潔的胸脯吮吸著香露時, /他的雙眸并不比/初次品嘗甘美的花粉時, /閃爍著更動人的光彩。
唉! 可憐他初涉人世的青春, /可憐他被美神奇妙的咒符裹繞的心! /只有在高尚美德駐足的心底,/激情才會在心中蕩漾。
在那兒他徒勞地苦苦地尋求美神,/卻不曾感受到攝人心魄的魅力;/在那兒采擷不到蜜酒般的芬芳, /感覺到的只不過是對生命的無端消磨。
一只年邁體衰的蜂,一生中采擷了/幾多明媚的春色,釀造了幾多金色的蜜酒。/他無力的雙翼、低垂的頭顱, /看了讓人憐愛、令人心傷。
“飛吧,多情的探險家, /帶著聰敏的心兒, /去尋覓令你的雙眸流光溢彩的美吧! /誰能微笑著贏取這顆本無提防的心, /誰就能微笑地看到心的搏動。
這朵樸素的紫羅蘭,沒有三色堇的嬌艷, /沒有可以炫耀的妍麗; /身上披著一襲未加裝飾的/猶如天空般蔚藍的衣裳;
身軀卻洋溢著造物主賦予的芳馨,/它或許能使你疲憊的軀體復原。”/待老蜂話畢;這小小漫游者便搖搖晃晃地/朝著紫羅蘭那芳香四溢的胸間飛去。
——約翰·朗霍恩寓言(艾琳譯自慕尼黑威廉·芬克出版社1978年版《寓言集》)
這是一篇反映生活哲理的詩體寓言。作者通過一只小蜜蜂在花的世界的探尋,通過對紫羅蘭和三色堇的特性的描述,形象地闡述了“美的實質不在于表象妍麗”這個道理,從而引導人們去追求真正的美。
這篇詩體寓言,區別于伊索寓言的敘述簡潔、精煉,而辭采華美,氣氛濃郁,頗有特色。在寫作上,它并不注重事件本身的情節,而是大量穿插主觀評述的筆墨。從結構上看,大體可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1~3節)可以看作是“起興”。它調動起你心中美好的企望,把你引入一個迷艨的情緒氛圍之中。并且指出: 即使你受到美神的盼顧,如果“在美好的心底高尚的美德不曾駐足”,那么留下的仍然是憂傷和哀怨。——這就是本段的主旨,也是本則寓言所要表述的主題,并為下面的敘事奠定了思想基礎。第二部分(4~16節)筆調陡然明朗起來,把讀者從無端的情緒氛圍中引出,領向“夏日的一天”,把你的視線牽向布滿河岸的紫羅蘭和繽紛的三色堇,讓你也伴著年輕幼稚的小蜜蜂去戲耍、去尋覓。作者不惜筆墨地描寫小蜜蜂醉心玩樂,以及他發現艷麗的三色堇后的驚異、雀躍和吮吸。然而,盡管三色堇斑斕絢麗,盡管它有著“天鵝絨般的光潔和紫紅的色澤”,但它沒有芳香,沒有蜜,小蜜蜂對它的追求,終究落得個“生命的無端消磨”。這一大段頗象電影鏡頭的推拉轉切,全景——中景——近景——特寫,小蜜蜂由興奮、歡愉、渴望到疲憊、迷惘,從而充分表現了小蜜蜂之初涉人世的稚嫩。然后,及時地切入一只年邁老蜜蜂的鏡頭。這只老蜂有豐富的采擷、釀造生涯,對三色堇與紫羅蘭的特性有深刻的把握,它知道那布滿河岸的紫羅蘭,雖沒有可以炫耀的外表,卻有芳馨宜人的品質。老蜜蜂熱情地鼓勵小蜜蜂去探索——去把握生活的真諦。終于,小蜜蜂聽從了教誨,拖著疲憊的身體,“搖搖晃晃”地向著那紫羅蘭飄溢香氣的胸間飛去。
這篇寓言詩富有情韻,對比和象征手法的運用也很有特色。三色堇與紫羅蘭分別象征兩種不同的美:一個是外表美而缺乏芬芳,即缺乏美德;一個是外表樸素而充滿芬芳,即具有精神美。小蜜蜂與老蜜蜂分別象征涉世未深的少年和經驗豐富的老人。作者通過兩組形象對比,象老蜜蜂一樣誘導人們去追尋飄溢香氣的真正的美。
上一篇:《中國寓言·窺鏡諷王》寓言賞析
下一篇:《絕望者的憤怒》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