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quán)力與腐敗》寓言賞析
雨“嘩嘩”地下著。這一年天時不正,一入夏就三天兩頭下開了大雨,一直到秋末,原本應(yīng)該是秋高氣爽的日子,雨水仍然傾盆而至。
這樣的雨天里,最難過的就是窮人了。住茅草屋的不用說,屋里和屋外差不多,就連尋常的磚瓦屋,假如年久失修,一下雨就得漏上一夜。在宋國的這戶人家里,就是這樣。這家人還不算太窮,但房子已經(jīng)好久沒修了,屋里東一灘西一灘的全是水漬,所有的鍋碗瓢盆全都拿了出來接雨,卻仍嫌不夠。
這戶人家一共只有祖孫三代四口人:爺爺、兒子夫婦和孫子。四個人擠在一間狹小的屋子里,又碰上下雨天,實在是很難過。兒子作為家里的頂梁柱,一晚都在忙上忙下,哪個盆子里水接得多了,就拿出去倒掉。漏雨的地方太多了,這個活實在很累。
一邊,爺爺睡的床上發(fā)出個聲音:“我早就跟你說過,趁天晴時把屋子修修,你偏不聽。這回可好,爬上爬下,這哪是個頭。”
兒子原本就已經(jīng)很心煩了,聽到父親的嘮叨,他更是煩躁,順口道:“爹,你說得輕巧,現(xiàn)在哪來的錢修房,連吃的都快沒了。”
“錢?不是早跟你說過,跟隔壁借啊。我們從小玩到大,這幾個小錢他總肯借的。明天,我就豁出這張老臉去問他借幾個錢。”
兒子苦笑了。隔壁現(xiàn)在是一處深宅大院,和他們家可大不一樣。就算從小玩到大又如何?人家現(xiàn)在是家財萬貫的富人,連正眼都不會瞧一瞧自己了。可嘆父親還時不時地提起與隔壁那位老太爺小時候一起玩的陳年舊事,仿佛只消一開口,便可借來大把的錢。可是,父親要這么想,就讓他想吧,人老了,總該有個夢。兒子只是嘆了口氣,沒說什么,把一個積滿了水的盆向外面倒去。
雖然只有一墻之隔,隔壁卻是另一番景象。房子全是青磚蓋成,瓦片也鋪得又密又厚,再大的雨水都不會漏。這家的主人正坐在窗臺前看著雨景。屋檐造得很寬,雨雖然下得大,仍然飄不進來。主人喝著一杯燙熱了的酒,看著外面的景色,心里有種說不出來的欣慰。
不管怎么說,多年的辛苦總算有了一點結(jié)果。他還記得小時候就住在隔壁一樣的房子里,那時他就立志有一天一定要住到高樓大廈中去。長大后,靠了自己的拼搏,或者說是巧取豪奪,這個愿望終于實現(xiàn)了。當(dāng)初想要的,現(xiàn)在都已經(jīng)得到。
幼時的玩伴,現(xiàn)在只能仰頭看自己了。每當(dāng)看到隔壁那破舊狹窄的小屋時,他就感到有種說不出來的快意。
這時,忽的一個霹靂,將他驚得手一哆嗦。
“爹,糟糕了,那邊的墻倒了一塊。”
一邊的兒子指著下面說道。他一直四處行商,娶妻甚晚,直到現(xiàn)在兒子也還不到十歲。對這個兒子,他愛若珍寶,當(dāng)真是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摔了。聽得兒子說,他抬頭向院子里看去。這時正好一道閃電劃過,借著閃電,他發(fā)現(xiàn)后墻果然塌了一塊。
“爹,快讓人修墻吧。要不修好,小偷會進來的。”
兒子真是聰明絕頂。主人的臉上露出了微笑。他這院子四周的墻壁很高,但塌了的地方要爬進人來就很方便了。兒子一下就看到了這點,確實夠聰明。
一早,天放晴了。主人走到后院,想看看院墻塌成什么樣。一到缺口處,還沒等他仔細查看,缺口的地方出現(xiàn)了一張堆滿了笑容的臉。他有點厭惡,想假裝沒看見,那張老臉倒先打了招呼:“早啊。”
再不愿意,也只能回應(yīng)一句了。他也擠出點笑容,點點頭道:“早。”
老臉?biāo)坪鯖]什么話好說,轉(zhuǎn)了轉(zhuǎn),道:“墻倒了啊。這幾天雨下得可真大。”
他沒說什么。墻倒了一塊,現(xiàn)在的高度連這老頭子都夠不上。不過現(xiàn)在天太濕,就算砌好了,要是再來一場大雨,把泥漿沖個干凈,那就什么都沒有了。
他正想著,那張老臉又明顯是沒話找話地道:“墻倒了可得快點修,要不會有小偷進來的。”
他“唔”了一聲。
“我想……”
沒等老臉再說下去,他已經(jīng)轉(zhuǎn)身走了回去。因為地上還很濕,主人打算等明天再修墻。哪知道這一晚卻來了賊,家里人全住在樓上,樓下的東西幾乎被偷了個精光,他當(dāng)即報了官。
隔壁的老頭子還在異想天開,覺得自己提醒了老朋友一句,總可以借點錢來修房子了。忽然聽得門被“砰砰”敲響,老頭子不知是什么人來了,忙去開門。一開門,卻見兩個衙役上前,一把把他揪住,喝道:“老頭,你偷了鄰家,現(xiàn)在要抓你去見官!”
老頭子嚇得面如土色,道:“冤枉啊……”他還沒說完,一個衙役已經(jīng)喝道:“少來喊冤,昨天一大早,你跟隔壁的大官人說什么要當(dāng)心小偷進門,不是你還會是誰么?大官人報官,告的就是你!”
入選理由:
對于沒有制約的人來說,錯誤永遠不屬于自己。
燕壘生語:
孟德斯鳩說過:“絕對的權(quán)力將導(dǎo)致絕對的腐敗。”短短一句話里有兩個“絕對”,看上去像是一句偏激之辭。但不幸的是,他說的是個真理。《水滸全傳》第七十四回中有個小故事,燕青與李逵打死了擎天柱后,李逵提著大斧闖到了壽張縣,知縣嚇得跑了,李逵于是坐在縣衙里當(dāng)了臨時知縣,讓人來打官司。公差沒辦法,叫了兩個人裝作打架,前來告狀,李逵判曰:“這個打了人的是好漢,先放了他去。這個不長進的,怎的吃人打了,與我枷號在衙門前示眾。”
這雖然只是《水滸全傳》里一個搞笑的小插曲,卻可以給西儒孟德斯鳩公的名言做一個注腳。這時的黑旋風(fēng)擁有了絕對的權(quán)力,可以“直看著枷了那個原告人,號令在縣門前,方才大踏步去了”,旁人明明知道這是胡鬧,仍然只能執(zhí)行。同樣,韓非子所說的宋國富人,相對于他的兒子和鄰居來說,也擁有絕對的話語權(quán),所以兒子與鄰居說了同樣的話,他可以認為自己的兒子聰明而鄰居是賊,旁人仍然沒有辦法。大而言之,韓愈《羑里操》里說的“臣罪當(dāng)誅兮,天王圣明”,也是一樣的道理。元曲《楚昭公疏者下船》里有三句唱詞:“閑時故把忠臣慢,差時不聽忠臣諫,危時卻要忠臣干。”說的其實也是一個意思,當(dāng)權(quán)力成為絕對時,擁有絕對權(quán)力者便永遠正確。雖說有權(quán)力者不一定腐敗,但有了權(quán)力還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公正待人的,就需要領(lǐng)導(dǎo)者自身具備相當(dāng)?shù)男摒B(yǎng)。當(dāng)領(lǐng)導(dǎo)者不具備這一類修養(yǎng),而你又屬于被領(lǐng)導(dǎo)者時,鐵骨錚錚有錯必糾,其實并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你的清醒往往凸現(xiàn)領(lǐng)導(dǎo)者的昏聵,不但于事無補,而且還會引起如富人疑鄰為盜一般的后果。
原文回放:
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韓非子·說難》
上一篇:《機會要及時爭取》寓言賞析
下一篇:《亞非寓言·村長奇里和魔鬼》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