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腦需冷靜》寓言賞析
獅子和牛虻是一對好朋友。它們平時形影不離,但爭執(zhí)總是無處不在,有一次,不知為什么發(fā)生了矛盾,兩個朋友便爭吵起來。
“你這微不足道的小蟲子,快給我滾蛋!”獅子齜出牙,沖著牛虻怒吼。雖說兩者的體形根本不相稱,獅子的一個爪子就比牛虻要大得多,只需輕輕一碰就能把牛虻撕成碎末,但牛虻會飛,足以飛到獅子抓不到的所在,所以縱然獅子怒火萬丈,卻拿它沒有辦法。
“你這大毛球只是聲音大,”牛虻也不甘示弱,在空中飛著,“其實毫無用處。”
“沒用處!”獅子的怒火燃得更旺了,“你敢不敢和我決斗?”
敢與獅子決斗的動物,可以說幾乎沒有。即使是老虎、大象、犀牛一類的動物,見到獅子也只能躲開。聽到牛虻居然要和自己決斗,獅子氣得笑出聲來,道:“我沒聽錯吧,小小牛虻居然要和我決斗!”它將前爪往地上一拍,堅硬的地面被它拍出了一個大大的爪印。獅子叫道:“你看看,這一下拍死幾百個牛虻都綽綽有余了。”
牛虻卻沒有害怕,大聲道:“力氣大有什么用,我們今天就來決一高低,看看誰的本領更大。獅子,你有本事就來吧,別以為你號稱萬獸之王我就會怕你,告訴你,野牛的力氣比你大得多,它都只能乖乖任由我擺布。”
獅子和牛虻的友誼就是在與野牛的戰(zhàn)斗中結下的。野牛看似溫順,但力量很大,當初獅子餓急了想去抓一只小牛,沒想到碰到了野牛王。那野牛王的兩個尖角如刀一般鋒利,力量更是比獅子還大。獅子原本不信自己斗不過野牛,但那一次卻被野牛王頂?shù)眉绷耍U些被逼下山崖,而那一次正是牛虻來救了獅子的命。牛虻爬進了野牛王的耳朵,在里面狠狠咬著野牛王的耳孔內壁,野牛王沒有辦法,被牛虻咬得落荒而逃。聽得牛虻舊事重提,獅子惱羞成怒,喝道:“那一次我是上了那蠻牛的當。你這小蟲子以為你就真對我有恩么?告訴你,我可與那條蠻牛不一樣,不信的話就試試看。”
雖然友誼是在戰(zhàn)斗中結下的,當初兩者也信誓旦旦地說這友誼是牢不可破的,可實際與理想相距甚遠。幾句話過后,友誼就破裂了,獅子和牛虻立刻開戰(zhàn)。牛虻看準了獅子的脖子,猛地撲過去,將嘴里的刺刺入獅子皮下。雄獅頭上鬃毛很多,又濃又密,看上去也非常威武,可脖子上卻和別的動物一樣,只是一層薄薄的毛而已。它感到脖子上傳來一陣鉆心的疼痛,趕緊伸出前掌猛地拍去。“啪”的一聲,尖利的猛爪將獅子自己的皮膚都抓出幾道血痕,可是牛虻卻已飛了起來。
這下獅子更是氣得發(fā)瘋,眼里冒出兇光,叫道:“臭蟲子,快過來,決斗有你這樣子么?”它平時與別的動物決斗,或者為了爭奪配偶和別的雄獅決斗,全都是堂堂正正地正面交手,像牛虻這種決斗法還是第一次遇到。牛虻卻只是“嗡嗡”地叫,并提高聲音道:“我的決斗就是這樣子,有本事,你就來抓我吧。”
獅子的利爪不論是誰都會害怕。可是爪子再厲害,也要抓得到才有威力。牛虻只是飛在獅子夠不到的半空中,抽冷子飛下來猛地咬一口。獅子氣得火冒三丈,不停地怒吼,嘴里噴出白沫來,將地上都抓出了一個大大的凹坑。邊上那些野獸聽得獅子的怒吼,全都嚇得魂不附體,生怕受到池魚之災,一個個躲得遠遠的,到了安全的地方,仍然在瑟瑟發(fā)抖。就這樣斗了半天,獅子身上到處都是被它自己抓的傷痕,連鼻子也被抓破了,淌出血來。撕咬了半天,獅子累得再沒有力氣,只能趴在地上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而牛虻呢,卻趾高氣揚地飛在空中,身上毫發(fā)無損,因為太過興奮,反倒越來越有精神。見獅子趴在地上動彈不得,牛虻還要往它身上咬去,獅子嚇得躲在一邊,叫道:“我輸了,我輸了,別再來了!”
牛虻居然戰(zhàn)勝了獅子!這個消息登時傳遍了森林,動物們大吃一驚,以前看不起獅子的也都來向牛虻獻殷勤。獅子是萬獸之王,牛虻卻能戰(zhàn)勝獅子,那牛虻就是萬獸的王中王了。牛虻也得意非常,到處飛來飛去宣揚戰(zhàn)果。正飛著,突然覺得撞到了什么東西。這東西軟軟的,很粘,牛虻一碰上去便動彈不得,仔細一看,原來是一張蜘蛛網。蜘蛛也發(fā)覺網上來了獵物,便向牛虻爬了過來。
如果是平常,牛虻一定嚇得魂不附體,拼命逃跑,但因為現(xiàn)在剛戰(zhàn)勝了獅子,它竟沒有半點害怕。見蜘蛛過來,它叫道:“小蟲子,你居然如此大膽,你可知道我是誰么?我可是萬獸的王中之王,連獅子見了我也要逃跑。”
蜘蛛?yún)s顯然沒把這個王中王放在眼里。它慢悠悠地吐出絲來,將牛虻綁得嚴嚴實實,笑道:“我不知道什么王中王,只知道你是個牛虻。”
牛虻此時才知道害怕。可是晚了,蜘蛛已經把它綁得結結實實,就算想逃也逃不掉了。就這樣,牛虻剛剛成了萬獸的王中之王,卻又不幸地成了蜘蛛的一頓美餐。
——根據(jù)(法國)拉·封丹《獅子與牛虻》改編
入選理由:
一時的勝利不能說明什么,也許這勝利指向的是萬劫不復之地。
燕壘生語:
猜拳里有一種“老虎、棒子、蟲、雞”的酒令,四種手勢各代表一種東西,雞吃蟲,蟲啃棒子,棒子打老虎,老虎吃雞。中國民間傳說中“老鼠嫁女”的故事,也是這一類連環(huán)套,老鼠想找一個威風的女婿,找來找去,從太陽找到云彩,找到風,再找到墻,最終還是找到老鼠。這種有趣的小故事說明了一個樸素的真理:沒有絕對的勝利者。拉·封丹這個故事也是這樣,牛虻可以打敗巨大的獅子,但在小小的蜘蛛面前卻全無還手之力。
拉·封丹說這個故事是告誡人們不要有輕敵思想,即使能戰(zhàn)勝強大的敵人,有時也可能會敗在弱小的敵人手上。不過寓言云者,寓深意于微言之中,有時我們讀來得到的感想全然不是作者想要告訴我們的那些,這也是常事。像庖丁解牛的故事,莊子想跟我們說的是要順應自然,不要逆時而動,而我們通常想到的卻只是庖丁的熟能生巧。雖說格調低了一層,不過那并不算錯,一個故事講出來,理解的權力就在受眾一方,可以說與述者無關了。拉·封丹說不要輕敵,只是牛虻本身也就是一只小蟲子,它的能力并沒有超過蜘蛛,所以根本談不上輕敵。它被蜘蛛捕住,其實還是因為被戰(zhàn)勝了獅子后的興奮沖昏了頭腦。
牛虻打敗了獅子,僅僅是偶然;失敗于蜘蛛,倒是必然。牛虻的錯誤,就在于把偶然當成了必然,而把必然看成了不可能。世事如棋,誰也不能擔保誰是最終的勝利者。舉一個不太久遠的例子來說,清末的曾國藩與太平軍作戰(zhàn),曾被打得走投無路,投水自盡,后被人救上船來。可是,最終的勝利者仍然是他。西諺有云:誰笑到最后,誰笑得最好。英雄只能以成敗論,失敗的英雄也只能作為教材而已。勝利有很多種,有些是實力使然,有些卻僅僅是由于運氣。勝利后歸納經驗,失敗后總結教訓都是常見的事,但要在勝利后總結教訓,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勝利是一種迷藥,要在勝利之后仍然保持清醒的頭腦,才稱得上真正的英雄。不因為失敗而灰心,也不被暫時的勝利沖昏頭腦,那才是取得最終勝利的正道。就像江上行舟,逆水時固然要全神貫注,順流時更應該小心翼翼。只要記住,在實現(xiàn)目標以前,任何的順利與逆勢都屬于過去,下一步都只是一個全新的開始,這樣我們才能夠成功地抵達終點。
上一篇:《失敗者的感悟》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宰相和皇帝》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