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澳寓言·花》寓言賞析
一個身披白大褂的人往紙上寫著數據,接著又在旁邊附上了秀麗的蠅頭字母。
然后,他脫下白大褂, 花了大約一個小時的時間保養窗臺上的花。他發現一朵花死了,甚感悲傷,哭了起來。
那些數據仍舊在紙上。按照這個數據, 只需半克的分量就能在兩個小時內將上千的人置于死地。
陽光灑在花上。
也灑在紙上。
——鮑希爾特寓言(同上)
鮮花的生命是美麗的。青春的生命是美麗的。
窗臺上沐露含香、嬌艷欲滴的鮮花是值得這位認真嚴謹、惜時如金的科學工作者用相當時間去修剪整理的。因為,他從對鮮花的保養和欣賞中所得到的,不僅有松弛神經時的清醒,消除疲倦后的振奮;更有那對生命的鮮活靈動與對生活的溫馨和煦的獨特體驗和強烈感受,——也許,鮮花們搖曳生姿、顧盼依依的倩影正可以慰藉他那落寞、孤寂的靈魂吧?
一朵鮮花枯萎了,生機盎然的花化作了泥土塵埃。面對這一個死亡,他悲從中來,潸然涕下——他哭柔弱的美麗在自然風雨面前如此不堪一擊;他哭活躍的生命之花霎時凋落得如此無可挽回;他哭不可抗拒的死亡轉瞬間攫走了自己全部的繾綣情思。
然而,更大的災難,更多的死亡卻來自他整潔寧靜、纖塵不染的實驗室。他一絲不茍地精細計算出的數據在瞬間便能扼殺萬千生靈的呼吸!
現實就是這般的殘酷:養育鮮花的雙手同時在研制殺人武器;不忍面對一個弱小生命消逝的人卻必須成批地“創造”死亡——命運無情地撕裂著他那敏感、善良、摯愛生活、珍惜生命的心靈。
也許,他只關注著自己的科學實驗以及窗臺上與他相依為命的鮮花,對身外的動蕩時局他從來不屑顧及也無暇顧及;但當時彌漫整個歐洲上空的“戰爭煙云”卻不可避免地染黑了他本是清白無辜的靈魂,對世事的淡漠恰恰成了戰爭罪魁選擇、利用他作為戰爭工具的突破口。悲劇就這樣發生了。
曾經歷過戰爭的作者就是這樣通過這位科學工作者有心護花卻無意殺人的悲劇,委婉含蓄地表達了經歷過戰爭的年輕一代反戰、厭戰的情緒。
這則寓言的藝術構思獨特巧妙。全篇只設計了一個人物、兩件“道具”——數據和鮮花,卻濃縮了一個深刻巨大的主題:“戰爭與和平”。主人公對鮮花的執著的愛使我們有理由相信他是人類和平的擁護者;而他潛心于自己的科學研究又使他不自覺地成了侵略戰爭的幫手。這種強烈的反差產生的效果是驚心動魄的。
全篇寓言語言清麗簡潔,含蓄蘊藉,富有詩意和韻味。含英咀華,余味深長。
上一篇:《中國寓言·良桐之琴》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荊人亡弓》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