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捕蜮》寓言賞析
蜮,一名射工。是性善忌,人衣裳略有文彩者輒忌,不忌缞絰。能含沙射人影,人不能見;必反書之名字而后噬之。
捕之如何?法用蔽影草七莖, 自障蔽, 則蜮不見人影。又用方諸取月中水洗眼,著純墨衣,則人反見蜮,可趨入蜮群;趨入蜮群則蜮眩瞀。乃祝曰:“射工,射工,汝反吾名, 以害吾躬。吾名甚正,汝不得反攻。射工,射工,速入吾胃中。”如是四遍,蜮死;烹其肝,大吉。
——龔自珍《龔定庵全集》
本文似為介紹蜮的習性和捕蜮方法的說明文,實是一則寓言。在寓言寫作中, 不失為別具一格的創造。
蜮(yu)是古代傳說中一種害人的怪物,據說它隱蔽在水中,見人影則吹氣含沙噴射,并把人的名字倒過來書寫,而后撕咬。
寓言一般以故事為外殼包蘊作者之寓意。本文沒有故事情節,但由于作者運用了形象描寫和象征手法,依然耐人尋味。從總體上說,作者是用蜮比喻那些忌妒成性、顛倒是非、暗害忠良的壞人。而對這些壞人的具體揭露批判又是結合著對捕蜮的說明進行的。如在描述蜮的習性時, 以“人衣裳略有文彩者輒忌,不忌缞绖(cui die古代用麻布做的孝服)”,揭露他們的陰暗心理——專門嫉妒品德高尚、 才華杰出的良善人。“含沙射影”,“反書之名字而后噬之”,這是揭露他們的卑劣手段——施陰謀,放暗箭,顛倒是非,誣蔑陷害。在介紹捕蜮方法時,作者又告訴人們:要對付這些壞人,首先要注意保護自己,“自障蔽,則蜮不見人影”;同時要擦亮眼睛,提高對壞人的識別能力,“用方諸(古代方形鏡子)取月中水洗眼……”! 第三,是大膽揭露, 主動進攻,“趨入蜮群,則蜮眩瞀(xuan mao眼睛發黑,看不清東西)”;第四,是堅決果斷,除惡務盡。這些說明文字洋溢著作者對社會罪惡和黑暗勢力的深惡痛絕之情。“蜮死,烹其肝,大吉。”這是熊熊燃燒著的戰斗烈火,是對勝利的預言和呼喚。
上一篇:《中國寓言·按圖索驥》寓言賞析
下一篇:《中國寓言·掩耳盜鐘》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