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愿換手指》寓言賞析
有一神仙到人間, 點石成金,試驗人心。尋個貪財少的,就度他成仙。遍地沒有。雖指大石變金,只嫌微小。
末后遇一人, 仙指石謂曰:“我將此石點金, 與你用罷。”其人搖頭不要。仙意以為嫌小,又指一大石曰:“我將此極大的石點金與你用罷?!逼淙艘矒u頭不要。仙翁心想此人貪財之心全無,可為難得,就當度他成仙。因問曰:“你大小金都不要,卻要什么?”其人伸出手指曰:“我別樣總不要, 只要老神仙方才點石成金的這個指頭,換在我的手指上,任隨我到處點金,用個不計其數。”
——石成金《笑得好》
這是一個諷刺世人貪欲無厭的故事。作者虛擬神仙點石成金以試驗人心的情節,并巧妙地設計了情節的曲析。開始是失望于遍地沒有可度之人,末后行遇之人,似乎貪財之心全無。不料他的追求目標是要到處點石成金,用個不計其數。這一轉折完全出乎人們意料。它把貪欲的表現推向極致,而這種夸張,又正是對這類人物本質的深刻揭露。
故事中所寫的貪欲無厭之人,是作者批判的社會現象的典型化。但是,如果把點石成金抽象地看作某種財富的創造,那么,這個故事卻可以啟示人們認識到:創造的能力比創造的結果更為重要。因為能力可以轉化為結果。能力是創造結果的動態過程,而結果不過是能力實現的凝固形態。能力的本質是生產,而結果的本質是消費,前者無窮而后者有限。從這個角度看,那個妄想得到手指的人確是一個聰明人。不過,他的追求目標是錯誤的、 卑鄙的。有了正確的追求目標(如學習知識),那么,學會“點石成金”,即注意掌握和提高自己的能力,倒的確是很重要的、根本的一條。這樣去看,一個諷刺性寓言也可以產生正面的教育作用,獲得“化腐朽為神奇”的效果。
上一篇:《亞非寓言·愚人食鹽》寓言賞析
下一篇:《亞非寓言·懶惰的青年人》寓言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