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
在中國,春節是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俗稱過年,包括除夕和正月初一兩天。除夕是舊年的最后一天,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關于春節的來歷,民間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
很早以前,有一種怪獸,它生活在深山老林里,經常發出“年!年!”的吼叫,因此人們管它叫“年獸”。年獸相貌猙獰,兇猛異常,而且胃口很大,無論是鼻涕蟲還是大活人,都照吃不誤。大家都談“年”色變,連它的名字也不敢輕易說出來。
每隔一段時間,年獸便會趁天黑從深山里躥出來,摸進附近的村子里找東西吃,經常有人被它吃掉。沒有被吃掉的人,則欣喜不已,感謝天地祖宗的保佑,而且鄰里親友見面后要互相道喜。后來,人們慢慢掌握了年獸的活動規律,知道它每隔三百六十五天,便會躥到有人居住的地方吃人,而且出沒的時間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雞叫時,它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于是,每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家都非常擔心。每到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提前做好晚飯,關好牲口棚,封住房子的前后門,躲在屋里吃年夜飯。由于大家都不敢保證自己的安全,所以這頓飯置辦得很豐盛,全家老小圍坐在一起,表示和睦團圓的意思。吃飯前,必須祭祀祖先,祈求神靈保佑全家人平安地度過這一夜。吃過晚飯后,因為怕年獸襲擊,誰都不敢睡覺,只好擠在火盆旁邊閑聊,說話壯膽,后來逐漸形成了除夕夜守歲的風俗。
有一年的除夕晚上,年獸照常躥到附近的村子里,幾乎吃光了村子里的人,只有一家人和幾個小孩子平安無事。這一家人是一對新婚夫婦,剛成親不久,窗戶上還掛著紅布簾,身上的紅衣服還沒有脫。年獸躥到這里,看到紅顏色的東西,馬上就跑開了。
還有幾個頑皮的小孩子,在院里點了一堆竹子玩耍,火光燒得通紅,竹子燃燒后啪啪地爆響。年獸走到這里,看見火光沖天,爆破聲四起,嚇得掉頭就跑。
此后,人們知道了年獸怕紅色、怕光亮、怕響聲,于是每年的除夕晚上,家家戶戶都在窗戶上貼紅紙,身上穿著紅顏色的衣服,房檐下掛上紅燈籠,到處敲鑼打鼓,燃放煙花爆竹。這樣一來,年獸就再也不敢來騷擾人們了。
但是,民間過年掛紅燈籠、貼紅紙、放鞭炮的習俗,卻一直流傳至今。只不過,這種習俗已經成了喜慶、吉祥的象征。
上一篇:《日月潭》故事簡介
下一篇:《曹沖稱象》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