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的由來
春秋時期,楚國人伍子胥遭到奸臣的迫害,逃到吳國。當時的吳王闔閭正志得意滿,想一統(tǒng)天下,便命伍子胥筑一座周長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又二尺的城池,稱為闔閭大城,以顯示他的功德。吳王認為,有了堅固的城池,吳國從此便可以高枕無憂了。伍子胥動用了成千上萬的民工,花了三年的時間才完工。
吳王站在城頭,展望著闔閭大城的全景,不禁心花怒放。他拍著伍子胥的肩膀,高興地說:“愛卿,你為吳國立了大功,寡人要為你設宴慶功!”說完,便命文武百官到內(nèi)宮赴宴。
宴會上,吳王飲酒作樂,非常開心,酒喝得多了,就有些得意忘形了。伍子胥見到這種情景,非常擔憂。他認為,身為一國之君,如此飲酒作樂,不居安思危,將來必有禍事。但是,今天大王這么高興,又不能上前勸說,掃了他的興。于是,伍子胥鄭重地對一名親信說:“天有不測風云。萬一哪天我死了,吳國一定會遇上困難,黎民百姓就會遭災。如果到時候老百姓沒有吃的,你就帶著他們到相門城下,掘地三尺,在那里可以找到食物。”
后來,伍子胥果然遭到奸臣的誣陷,吳王也不再信任他。無奈之下,他只得自刎身亡以報答吳王當初的收留之恩。主人一死,以前跟著他的隨從和家人,也紛紛流落他鄉(xiāng),其中就有那位知道秘密的親信。
伍子胥剛?cè)ナ溃缇驮诘葯C會的越國馬上向吳國發(fā)動了戰(zhàn)爭。因為越國蓄謀已久,有備而來,所以吳國一連吃了幾個敗仗,連都城姑蘇也被圍困了。時間一長,城內(nèi)的百姓漸漸斷了糧,偏偏又逢年關將至,大街小巷里哭聲不絕,十分凄慘。
這時,當年跟隨伍子胥的那位親信,也在姑蘇城里,連餓帶怕,早已躺在床上奄奄一息了。這一天,這名親信在昏睡中迷迷糊糊地看見伍子胥站在他面前,埋怨他說:“黎民百姓遭了災荒,你怎么忘了我的話,不帶他們到相門去挖掘食物啊?”隨從掙扎著站起來,向前撲去,伍子胥卻突然不見了。他撲了個空,睜開眼來,才知道是做了一場夢。
這時,他馬上想起了伍子胥當年對他說過的話,急忙叫上家里人和鄰居,一起前往相門城腳下,掘開地,看看下面究竟藏著什么東西。
當大家掘到三尺深的地方時,發(fā)現(xiàn)里面筑城的磚,不是用泥土燒成的,而是用糯米粉做成的。大家圍著這些米粉磚,跪了下來,流著淚說:“伍將軍,你愛民如子,深謀遠慮,救了全城百姓的性命。可你自己,卻死得那樣悲慘,我們忘不了你啊!”
就這樣,全城的老百姓都在相門城墻腳下挖出了糯米做的磚頭,度過了災荒,還過了一個平安年。從此以后,每逢過年,這一帶家家戶戶都要用糯米粉做成磚頭一樣的糕,來紀念伍子胥。因為是過年吃的,所以大家就稱之為“年糕”。
上一篇:《岳飛智除劉豫》故事簡介
下一篇:《彝族火把節(jié)》故事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