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巧點拔·寫景要有目的名言大全
技法解說
景,是客觀存在的自然的或人文的景觀。自然景觀如山、水、草木、星辰、云霧、雨雪等;人文景觀如古建筑、古遺址以及現代人設計構建的具有文化內涵的建筑、園林等。寫景就是運用描寫的表達方式對自然或人文景觀的特點、形態、色彩等加以刻畫,并在語言文字中傳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切實感受。
寫景,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基本問題是:要有明確的目的。
人們做事、說話、寫文章都有目的,寫景也不例外。大千世界,景物紛呈,為什么要寫這一處或這一類而不寫那一處或那一類景物?這是由寫作目的決定的。一般說來,寫景的目的,有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在文學作品和一般記敘性文體中,作者常常以景物描寫突出人物活動的環境,起著交代背景、渲染氣氛,以及烘托人物思想感情、表達主題的作用。請看老舍在《駱駝祥子》中所寫的一段文字:
“幾陣涼風過去,陽光不那么強了,一陣亮,一陣稍暗,仿佛有片飛沙在上面浮動似的。風忽然大起來,那半天沒有動作的柳條像猛地得到什么可喜的事,飄灑地搖擺,枝條都像長出一截兒來。一陣風過去,天暗起來,灰塵全飛到半空。塵土落下一些,北面的天邊出現了墨似的烏云。祥子身上沒了汗,向北邊看了一眼,把車停住,上了雨布,他知道夏天的雨是說來就來,不容工夫的。
剛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陣風,黑云滾似的遮黑了半邊天。地上的熱氣跟涼風攙合起來,夾雜著腥臊的干土,似涼又熱;南邊的半個天響晴白日,北邊的半個天烏云如墨,仿佛有什么大難來臨,一切都驚慌失措。車夫急著上雨布,鋪戶忙著收幌子,小販們慌手忙腳地收拾攤子,行路的加緊往前奔。又一陣風。風過去,街上的幌子,小攤,行人,仿佛都被風卷走了,全不見了,只剩下柳枝隨著風狂舞。
云還沒鋪滿天,地上已經很黑,極亮極熱的晴午忽然變成了黑夜似的。風帶著雨星,像在地上尋找什么似的,東一頭西一頭的亂撞。北邊遠處一個紅閃,像把黑云掀開一塊,露出一大片血似的。”
小說寫的是人,寫這段文字用意何在呢?原來是通過夏日天氣的描寫來表現人物悲慘的命運。夏日的天氣對于祥子來說等于惡魔,先是暴日當空,繼之是暴雨突降,就是在這樣的烈日與暴雨下,祥子為了生計不得不在街上拉車。工作的艱辛,命運的悲慘,不用作者發表議論,讀者從所寫景物變化中就能具體地感受到了。
其二,在游記、寫景抒情散文等文體中,景物描寫往往是文章的主要內容,起著突出文章中心,表現作者思想感情的作用。例如,酈道元的《三峽》,文章通篇寫三峽四季的景色,描繪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晴初霜旦,林寒澗肅”等不同景象,不僅表現了長江三峽的雄偉奇秀,也寄托著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再如朱自清的《春》,不論是寫春的情態,或是寫綠綠的春草、鮮艷的春花、輕柔的春風、細細的春雨,都傾注著對春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為突出作者的寫作目的,文章對景物的描寫就應當有所選擇。目的不同,選取的景觀內容自然也應不同。比如同樣是描寫黃山的美麗景致,如果目的是為了表現黃山的奇險,那么可以重點選寫登山的石級和高峻的絕壁;如果目的是為了表現黃山的詭譎與變幻,那么可重點寫縹緲的云霧與怪石;如果目的是為了以黃山之景來表現某種人堅韌勇敢的精神,那么可重點寫黃山懸崖上挺拔的松樹,因為松枝的品質與人的堅強性格相似。總之,要選擇對于表達主題、寄寓思想感情有直接作用的景物來寫。
例文評析
窗外
黑龍江◇周翔
看看窗外吧,窗外的景色很美,而且還四季不同呢!
那明媚的陽光是春的紗巾,那翠綠的嫩草是春的腳步,那素雅的小花則是春的遍身珠翠。春飲著雪水、摻著寒風而來,臨行時,又帶了粉嫩的桃花來接替清傲的梅花。梅花順從地抓住歲月的衣襟走了,桃花張開嬌嫩的小臉告訴人們,春來了。于是,人們活躍起來,路上的行人頓時多了起來,云彩也知趣地把雪花換成甘露。草地上,打滾的孩子明顯地多了起來。盡管人們臉上還帶著一絲冬的疲倦,可一個個卻是神采奕奕。
接踵而來的是夏。夏比春來得快,也比春潑辣得多,而且干什么都是那么干脆。在春天,云彩吝嗇地只拋雨絲,可夏一到,便整盆地潑下雨來。孩子們才不怕呢,他們恣意地光著腳在水坑里踏來踏去。當然,夏天的太陽神是很威武的。他是個熱心腸的人,看見人們還穿著毛衣、毛褲,就以為人們一定很冷很冷;于是,就開始曝曬,想要使人們暖和一點兒,沒想到曬過了頭。南方的人們,常常望著窗外三十多度的酷暑發呆。夏給人們帶來了許多,也帶走了許多。他從頭到腳都披著火辣辣的紅衣,臉兒泛著金黃,可只一翻身,便是大雨淋漓。隨后,夏就被秋風吹得無地自容,只匆忙地把艷麗的晚霞丟給了秋,就倉皇地逃了。夏忘記的那一直舍不得用的藍色顏料,卻被秋肆意地涂抹在天上了。
天氣好得出奇,青年們去游山,孩子們則到田野里去采擷那淡黃的野菊花。太陽貪看少年歡游的身影,卻也不得已地一天比一天更早地離開。于是,冬一來,太陽就開始生氣了,或是干脆在家睡一天懶覺,或是中午才出來。第一片落下的秋葉,將詩人們領入了一片新的境地。秋風、秋雨、秋葉,這些歷來被斷腸游子常常用來自喻的信物,倒也不枉,見后都是一個情緒。到秋末,風瑟瑟、雨瀟瀟,樹枝上的幾片殘葉,更添加了幾分惆悵之情。秋是一年中最美的一個季節,她比夏溫柔,又比春嬌媚。可冬是無情的,偏要一點一點地扼殺這個美少女。
可怕的冬終于到了,她是一個嚴厲的教官。她堅信,溫室里是育不出蒼松的。所以,她就使勁兒地吹,吹得那已沒有葉的樹瑟瑟發抖。她卻還在叫喊:“不要抖呀!”當然,冬也并不都是肅殺可怕的。晴天,尤其是雪后,天地間頓時明朗起來,陽光照在雪上,明晃晃地直耀眼。那精靈,輕似鵝毛,純如少女,美若天女散花。那分明是七仙女的化身,貪戀凡間美景,又恐玉帝怪罪,只得化為雪花飄飄落下,雖轉瞬即逝,但也了卻了一番心愿!
寫到這里,我不禁想起歐陽修《醉翁亭記》中的“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一句。看窗外之景,雖比不上出門旅游,卻也別有一番情趣。看完了,欣賞完了,從窗外美景回到現實中,我不禁慨嘆:試想,窗簾若不拉開,怎能看到此等美景?若把窗子也打開,則會看得更遠,看到的景色也會更美;如若走到屋外去,沖破那方方正正的窗框,定會天下美景盡收眼底。
我心里也有一扇小窗。窗上也有窗簾。倘窗簾不拉開,心靈便被禁錮,即使拉開窗簾,打開窗,也只有那么一個小口向外開放。于是,我想,何不把窗打破,讓那純潔的靈魂呈現出來,去感受美景,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呢?
評析:文章以《窗外》為題,鋪寫春夏秋冬的不同景致,用擬人手法,將四季變幻及其特點演繹得有聲有色,字里行間洋溢著喜悅快樂的情緒,大自然的美與作者心中的樂融為一體。但這并非作者寫景的全部目的。在第六自然段,作者用歐陽修的話承上啟下,抒發感想:打開心靈之窗才能欣賞大自然的美麗,沖破心靈的禁錮才能感受人與人之間的溫暖。這樣,文章通過寫景、抒情、明理,主題突出,意蘊深厚。
文題演練
文題(一):雨
提示:雨是千變萬化的,因地域、時節、氣候的不同而不同,可以是瓢潑大雨,也可以是綿綿細雨。即使是同一場雨,在同一個人眼里,也可能因為觀察點的不同,視角的差異,心情的起伏而顯得姿態萬千。“雨簾、雨霧、雨線、雨點”,這些都是從不同角度描繪出來的雨的景致,同學們只要仔細觀察,用心去體會,就一定能發現雨的不同的美麗。
要求:1.根據立意,自擬題目。
2.要寫出雨的情態、特征,力求具體生動。
3.描寫要富有感情,不要為寫景而寫景。
文題(二):春是什么?是萬物復蘇,爭奇斗妍;是交響樂,充滿詩情畫意;是母親溫暖的手臂;是朋友真心的祝語……挨過漫漫嚴冬,人們希望春光永駐;聽著諄諄教誨,人們感覺如沐春風。春暉,為詩歌增添亮色;春雨,使圖畫洋溢生機。請以“春”為話題,寫一篇寫景抒情的文章。
提示:寫與“春”有關的文章,一定離不開寫景。注意在寫景的時候不要為寫景而寫景,一定要圍繞著特定的情(寫作目的)來寫。春天,在這里,既可以是實實在在的季節,又可以有它的象征意義。
要求:1.作文取材不限,題目自擬。
2.內容要具體,景與情(或理)相統一。
3.除詩歌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佳作展示
感謝夏雨
四川◇張迎
夏天的雷陣雨,頗具個性。它一開始就顯得特別有氣勢,呼呼地挾著風,裹著雷,橫掃過樹梢和屋頂。“噼啪——噼啪——”雨點像炸了鍋的大豆,打得瓦片丁當作響。霎時間,夏雨像一張巨大的網鋪天蓋地罩了下來,天茫茫,地茫茫,天和地成了一個水的世界……
夏天的雨,不似春雨那樣蒙蒙;夏天的雨,不似秋雨那樣霏霏;夏天的雨,也不似那冬雨的凜冽冷酷。
夏雨像炸崩了的天河水,瓢潑而下,滂沱而下。它簡直就是一種“雨暴龍”,向人們耍脾氣,展威風,傾力施展它暴烈的德性。
夏天的雷陣雨來得快,收得也快,雖然只一陣子,卻下得豪爽剛健,下得痛快淋漓。一陣急雨,階前濺起了無數的水花,街巷出現了一汪溪流。它沖走了酷暑,蕩滌了污穢,刷新了大地,給渴盼雨露的萬物以滋潤,給焦躁的人們以欣喜。
夏雨不像羞澀的少女,給大地的一花一草以柔情濕潤的親吻;它倒像是一個熱情奔放的小伙子,以抑制不住的熱情和粗壯的手臂熱烈地擁抱大自然。
由此,我想到了人生。歷史有時候也需要雷陣雨啊,如果沒有夏雨眷顧,就沒有民間萬物的繁榮和人類燦爛的文明。
感謝夏雨!
點評:文章抓住夏天雷陣雨兇猛、暴烈、豪爽、剛健、粗獷、熱情的個性展開描寫。恰當地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對比等手法,不僅生動形象地突出了夏雨的特征,也使語言富于美感、朗朗上口。文末由夏雨聯想到人生,寫景與人生哲理契合,使主旨得以升華。
早春寫意
湖北荊州市◇一考生
當小草三三兩兩從地底悄悄探出腦袋時,當柔嫩的柳枝在習習微風中吐出第一片嫩芽時,當第一朵嬌艷的迎春花在晨曦中貪婪地吮吸著甘甜的露珠時,有一個溫柔的聲音告訴我:春來了。
春來了,的確,望著窗外那片綠,我感到一陣莫名的沖動。這雖是早春,可冬日的寒意卻還未退盡,光是這殘余著的,讓人想出門也會猶豫一下吧。可我不愿被冬日強加的寒冷枷鎖束縛,迅速起身,打開門沖了出去,在這一片綠的希望里跑著、歡笑著。粉紅零星地散在枝頭,這惹人憐愛的粉紅不禁讓人憶起“春透水波明,寒峭花枝瘦”。忽然,眼前掠過一只小小的燕子,很活潑,很輕捷,它落在了離我不遠的地方,是“多情簾燕獨徘徊,依舊滿身花雨又歸來”吧。走幾步,發現前面有一個小小的陡坡,下面綠草如煙,一直與遠處碧藍的天空連成了一片,“獨倚闌干凝望花,一川煙草平如剪”,莫不是描寫的這里吧?
輕輕折一枝花兒,在這如茵的綠草間、成片的花林間、空曠的藍天下悠然地漫步。聽風的耳語、鳥的輕唱,嗅花的清香,看美麗的蝴蝶在花林中翩翩起舞,可愛的蜜蜂在不停地勞碌。“攏鬢步搖青玉碾。缺樣花枝,葉葉蜂兒顫。”我細細品味著這早春的味道,感受著這份難得的好心情。
不知不覺中,日已西沉,夕陽的光輝灑滿大地,給一切都鍍上了一層金黃。透過林間花枝望著這一切,雖說春天的事物充滿生機、活力,可此時心里卻有了種淡淡的哀愁,竟有了“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的感覺。雖然,這不是暮春。
可春天,在我的印象中永遠那么年輕,那么可愛,那么富有生機,她會撫平冬日的枷鎖給我們造成的傷痕,為我們帶來寧靜和快樂。
可愛的春,讓我們一起去接近她、感受她的美好吧。
點評:這是一篇寫景抒情的美文。考生以澎湃的激情、細膩的筆觸表現出春姑娘初臨人間時美好的情態和四溢的芬芳。通篇“感受”春天,在對“早春”的極力渲染中抒發情懷。特別是文章的結尾“可愛的春,讓我們一起去接近她、感受她的美好吧”,情感得到了淋漓盡致地表達。
春之韻
江蘇◇朱波
春天來了,北國的冰雪開始融化;春天來了,南國的雨漸漸多了起來。古今中外,“春”歷來是文學家、藝術家的創作對象,春在作家眼里是一個生機勃勃的新生命,在畫家筆下則是一幅翠色欲滴的山水畫。我這枝笨拙的筆,雖然描繪不出,也包容不下絢麗燦爛的春,但也算是春之旋律中的一首小插曲——
春天來了,春之少女在鄉間小路上矯健地走著,盈盈地笑著。她揮舞千萬條絲線,為祖國大地繡織鵝黃、淡綠的春裝。彩絲不斷變幻著顏色,此時的大地好似善變的調色盤,忽而黃,忽而綠,忽而白,忽而紅。
瞧呀,小草悄悄地萌芽破土,遠遠望去,宛如茸茸的淡綠色的錦緞;走近細觀,“喲!”剛才那片新綠皆無,驀地,我想起那“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名句,此時呈現在眼前的正如大詩人韓愈所描繪的春景。
河邊的柳樹,“長辮”上抽出一片嫩黃的芽兒,黃中有一點點兒的綠。這不是秋天衰竭的枯黃,而是要泛綠的新生命的開始。
花——是春的請柬。桃花、梨花相繼開放,繼而又爭先恐后,爭奇斗艷,紅的像一團跳動的火焰,粉的像嬰兒的臉蛋,白的像一片冰清玉潔的冬雪。艷得醉人,不容纖毫塵埃;香得也醉人,散布著沁心撲鼻的春的氣息。美的花,香的味,引得春歸的鳥兒也停憩枝頭,久久不愿離去,它用那圓潤、甜蜜、動人心弦的婉轉歌喉來喚醒人們春的希望。
春天來了,細雨紛飛的時節到了。雨中的春天別有一番韻味。雨,極細,極密,極柔;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沒有冬天的吝嗇,沒有夏天的粗狂,也沒有秋天的惱人。雨,春天那淡綠色的雨啊!千萬條雨絲,蕩漾在半空中,將彌漫、輕柔而又朦朧的輕紗披在綠色的大地上。雨落在池中,像滴進晶瑩的玉盤,濺起粒粒珍珠;雨落在樹梢上,像給枝條梳理柔軟的長發……春雨淅淅瀝瀝地下著,石路被雨水沖刷得分外明凈,河邊新抽芽的柳樹,被春雨罩著,綠蒙蒙的,不遠處的一片桃林,初開的桃花籠罩在四月的煙雨中,映出一層水潤潤的紅霧。這蒙蒙綠意,團團紅霧,真像剛滴到宣紙上的水彩一樣,慢慢地浸潤開來。啊,這奇妙的春雨正在孕育著怎樣奇異的景象啊!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尋春的小朋友,在盡情地歌唱。是啊,春包容于我們的眼睛之中,綠的天空,綠的大地,綠的樹,綠的水,綠色的我們……
點評:春天是色彩斑斕的調色盤,是一首無言的歌曲。小作者懷著一顆熱愛春天的心,仔細觀察,用心體會,用細膩的筆觸。盡情描繪出江南迷人的春色。文章不論是寫小草、寫柳樹、寫花朵,還是寫雨滴,一景一物都透著春天的色澤,都滲透著小作者對春光的摯愛深情。
上一篇:《技巧點拔·從觀察起步》寫景作文寫作技巧
下一篇:《技巧點拔·突出景物的特色》寫景作文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