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六朝文學·魏晉民謠·童謠》原文、賞析、鑒賞
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2〕;寧還建業死,不止武昌居〔3〕。
〔1〕這首童謠載《三國志·吳志·陸凱傳》。陸凱是孫吳末代皇帝孫皓的丞相。孫皓于甘露元年(公元265)從建業(今南京市)遷都武昌(今湖北鄂城縣)。長江下游的百姓溯流供給,患苦不堪。陸凱在上書中引用這首童謠,說明武昌“非王都安國養民之處”。
〔2〕“寧飲”二句:寧愿在建業喝水,不愿到武昌吃魚。
〔3〕止:停留。
孫皓遷都給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這首童謠用排比的句式,用斬釘截鐵的語氣,唱出了當時人民堅決反對遷都的心聲。這首童謠和其他童謠一樣,都是民間口頭創作,靠口頭流傳,篇幅短小。
上一篇:《清代文學·王士禛·秦淮雜詩(其一)》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魯藜·紅的雪花》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