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原文、賞析、鑒賞
茅盾(1896~1981),著名作家、文化活動家和社會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浙江省桐鄉縣人,茅盾是筆名。1916年在北京大學預科畢業,因家庭經濟困難沒有升學,進上海商務印書館編譯所工作。1920年參加上海共產主義小組,次年參加中國共產黨,曾擔任黨的聯絡工作和上海地區黨的領導工作。1921年與鄭振鐸、葉紹鈞等發起組織文學研究會,提倡為人生的藝術,并出任文學研究會機關刊物《小說月報》主編。大革命失敗后,開始文學創作活動,1927年~1928年著有《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1929年著長篇小說《虹》。1930年參加中國左翼作家聯盟,是魯迅和瞿秋白的親密戰友。30年代的著名作品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春蠶》等。《子夜》有廣闊的現實生活內容和精湛的藝術技巧,是革命現實主義的奠基作品。抗日戰爭時期,曾創辦《文藝陣地》,擔任新疆文學院院長,1940年回重慶,是革命文藝運動的領導人之一,著有長篇小說《霜葉紅似二月花》、《腐蝕》,劇本《清明前后》,散文《白楊禮贊》等。抗日戰爭勝利后,應蘇聯對外文化協會邀請去蘇聯訪問,寫有《蘇聯見聞錄》、《雜談蘇聯》等著作。1947年回國。1948年由香港到達東北解放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茅盾是歷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長期擔任國家文化部部長、全國文聯副主席、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并當選為第五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他的主要精力集中于文化事業的領導工作,并積極培養青年作家,寫了許多有指導意義的文藝論文,編為《茅盾論文集》上下兩卷。1981年8月27日于北京病逝。
現有《茅盾文集》十卷,收集了他的主要著作。
上一篇:《唐五代文學·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1]》原文、賞析、鑒賞
下一篇:《宋代文學·辛棄疾·菩薩蠻》原文、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