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
“州”是象形字。甲骨文自上而下的三條曲線表示河流,中間的小圓圈表示水中的一塊陸地。金文、小篆與甲骨文大致相同。隸變后楷書寫作“州”。
《說文·川部》:“州,水中可居曰州,周繞其旁,從重川。昔堯遭洪水,民居水中高土,或曰九州。”(州,水中可以居住的地方叫州,四周的水圍繞在它的旁邊,由兩個“川”字疊起來會意。過去堯那個時代遇上洪水,百姓居住在水中高土上,有人叫這些高土作九州。)
“州”的本義為水中陸地。如《詩經·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州。”
相傳堯時爆發了大洪水,人民居住在水中的高土上。大禹治水后,將其領域分為九州。后來就以“九州”泛指天下、全中國。如陸游《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
上一篇:《歲》字義,《歲》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歲》
下一篇:《巨》字義,《巨》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