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巫鬼爭神》注釋,意譯與解說
王孫濡謂郁離子曰:“子知荊巫之①鬼乎?荊人尚鬼而崇祠。巫與鬼爭神,則隱而臥其偶,鬼弗知其誰為之也,乃蠥②于其鄉。鄉之老往祠,見其偶之臥,醮③而起焉。鬼見,以為是臥我者也,歐之,踣④而死——今天下之臥,弗可起矣,而不避焉無益,秖⑤取尤耳。”
——《郁離子·千里馬》
【注釋】
①之:與。②(nie聶):同“孽”,危害。③醮:祭奠。④踣(bo):跌倒。⑤秖:同“祇”。
【意譯】
王孫濡對郁離子說:“你知道楚國巫師與鬼么?楚國人迷信而又愛祭祀鬼。一次巫師跟鬼爭著顯示神靈。巫師偷偷地將鬼的偶像推倒地上,鬼不知道是誰干的,就危害起這一帶的老百姓。一位老人到祠中祭祀,發現鬼的偶像倒在地上,就先祭奠一番,然后把偶像扶起來。鬼看見了,以為是老人把偶像推倒的,就毆打他,老人跌倒死去。——現在天下就像那個鬼的偶像,倒在地上起不來,如果不避開它就沒有好處,只能招來罪過。”
【解說】
靠裝神弄鬼行騙于世的巫師與鬼爭“神”實際上是“內哄”。既然巫師敢于懷疑鬼的權威,那么鬼還有何權威可言,更不要說以鬼為后盾的巫師了。巫師到底是巫師,做事不能光明磊落,暗地里將鬼的偶像放倒,對他所崇拜的偶像都如此放肆,足見巫師是如何愚弄別人。鬼對此不能明察,將怒遷于黎民百姓, 昏庸而又無情的鬼!那位到廟里祭祀的鄉村老人也真是活見鬼,他對鬼和鬼的偶像是那樣虔誠,祭奠一番后扶起偶像。做“好事”偏不能得到好報,“元兇”逃之夭夭,“忠良”卻遭毆打。這類事情在現實社會中倒也時常可以見到。人有時會“鬼”得很, 既然鬼不通天理, 不講良知, 那么何以要相信鬼呢?不可信也。有人要信,只好隨他去,免不了有天也要遭毆打,咎由自取;信鬼的固然可笑,不做人反做鬼的則十分可惡。可惡雖可惡,但往往惹不得。當劉基借王孫濡之口把當時的社會比做倒下的偶像時,他便暗示了那個社會衰敗的不可避免,劉基在創作《郁離子》時常常慘淡經營而又漫不經心地抒發他的政治識見。——偶像已經倒下了,你還想把它扶起,其下場就只能像那個老人一樣,社會的惡勢力會毫不留情地把你吞噬掉。像老人那樣不識時務,還想好心地為倒臥在地的鬼做些好事,是不會有好報的。看來只有乘勢把鬼捉起來, 放到太陽底下, 也許才有希望。
【相關名言】
無知是智慧的黑夜, 沒有星星, 沒有月亮的黑夜。
——羅馬·西塞羅
最可怕的事莫過于無知而行動。
——德國·歌德
上一篇:《劉敬叔·山雞舞鏡》注釋,意譯與解說
下一篇:《郭子章·心勞日拙》注釋,意譯與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