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
“舂”是象形字。甲骨文上部為兩只手,中間豎線表示杵,下部像臼之形,兩點代表米。金文字形變化不大。小篆直接從金文變來。隸變后楷書寫作“舂”。
《說文·臼部》:“舂,搗粟也。從廾持杵臨臼上。午,杵省也?!保?,舂搗粟米一類物。由“廾”(雙手)持握著“午”在“臼”上會意。午,是“杵”的省略。)
“舂”的本義是指搗去谷物外皮的動作,即舂米。如李白《宿五松山下荀媼家》:“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p>
古時候干這種粗活的一般都是奴隸,所以“舂”還指古代因犯罪或被俘等成為舂膳的奴隸。如“舂市”,是古代舂人所役女犯勞作之處。
上一篇:《臼》字義,《臼》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臼》
下一篇:《舍》字義,《舍》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