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
“即”是會意字。甲骨文左邊是一件食器,盛滿了食品;右邊是跪坐著一個人,正要飽餐。金文與甲骨文大致相同。小篆線條化。隸變后楷書寫作“即”。
《說文·皀部》:“即,即食也。從皀,卪聲。”(即,人就食。從皀,卪聲。)
“即”的本義是人就食。如《儀禮·公食禮》:“席末取糧即稻。”是說宴會將行結(jié)束時,吃些稻米糧食。就食須走近食物,故引申為走近、靠近。如“若即若離”。
引申為副詞,當(dāng)馬上、立刻講。如《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即遣兵三萬以助備。”
又特指登上。如古代帝王“即位”,意為登上皇帝之位。
上一篇:《衛(wèi)》字義,《衛(wèi)》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衛(wèi)》
下一篇:《參》字義,《參》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