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志”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之(去往),從心,會心所向往之意,即意愿、意向,之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志”。
《說文·心部》:“志,意也。從心,之聲。”(志,意念。從心,之聲。)
“志”的本義為意向、意愿。如《尚書·堯典》:“詩言志,歌永言。”引申為志向。如曹植《雜詩》:“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志在心中不可忘,故又引申指記著、記住。用作名詞,指記憶力。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志
“志”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之(去往),從心,會心所向往之意,即意愿、意向,之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志”。
《說文·心部》:“志,意也。從心,之聲。”(志,意念。從心,之聲。)
“志”的本義為意向、意愿。如《尚書·堯典》:“詩言志,歌永言。”引申為志向。如曹植《雜詩》:“閑居非吾志,甘心赴國憂。”志在心中不可忘,故又引申指記著、記住。用作名詞,指記憶力。如《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博聞強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
上一篇:《徵》字義,《徵》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徵》
下一篇:《忘》字義,《忘》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