彘

“彘”是會意字。甲骨文像箭射中一頭野豬之形,會獵獲一豕之意。金文中間“矢”(箭)的形狀還在,但是豬的形狀就不太像了。小篆變了形并線條化。隸變后楷書寫作“彘”。
《說文·彑部》:“彘,豕也。后蹏發謂之彘。從彑,矢聲;從二匕,彘足與鹿足同。”(彘,豬。后腳廢叫做彘。從彑,矢聲;又從二匕,彘的腳和鹿的腳都同用二匕表示。)
“彘”的本義為獵獲一頭野豬。引申泛指豬。如《孟子·梁惠王上》:“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在漢字中,與“彘”意義相同的還有“豬”、“豕”兩個字。然而最初“彘”是指野豬,“豬”是指小豬,“豕”是指大豬。
上一篇:《弦》字義,《弦》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弦》
下一篇:《息》字義,《息》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