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族

“族”是會意字。甲骨文從(旗幟),從二矢,像旗下聚眾矢之狀。金文省為一矢。小篆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族”。
《說文·部》:“族,矢鋒也。束之族族也。從,從矢。”(族,箭頭。一捆箭聚在一起。由、由矢會意。)
“族”的本義是箭頭。箭用于戰斗之時,戰斗又需要聚集眾人眾矢,所以“族”又引申為聚合。此義后來被“簇”代替。古代同一家族或同一氏族是一個戰斗單位,故“族”又引申指宗族、家族。如《尚書·堯典》:“克明俊德,以親九族。”意思是(堯)能發揚大德,使家族親密和睦。又引申為品類、種類。如“士大夫之族”。又引申指民族。如“漢族”、“壯族”。
上一篇:《總》字義,《總》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總》
下一篇:《昨》字義,《昨》字的字形演變,說文解字《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