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冤仇深!……”大凡看過電影《紅色娘子軍》的觀眾,每當聽到這首雄壯、有力的娘子軍連連歌,眼前就會浮現出吳瓊花等女戰士的颯爽英姿。
吳瓊花原是大地主南霸天家的丫頭,深受壓迫和摧殘。為報兩代冤仇,她一心想逃出虎口。但一次次逃跑,又一次次被抓回來。在嚴刑拷打下,她毫不屈服。這時的吳瓊花,是一個勇敢、倔強、潑辣,對地主階級懷著刻骨仇恨的女奴。她的反抗,帶著很大程度的盲目性。在裝扮成華僑巨商的紅軍干部洪常青的搭救下,她終于走出南府,來到蘇區根據地,參加了娘子軍連,拿起槍桿求解放,向萬惡的剝削階級宣戰。但由于她最初是帶著“咽不下當奴才的那口怨氣”和狹隘的復仇心理參軍入伍的,缺乏一個革命戰士應有的政治覺悟和基本素養,所以在執行偵察任務遇到南霸天時,為報私仇,違反了紀律。在關禁閉期間,黨組織的教育幫助使她懂得了革命戰士應以革命利益為重,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隨意違反紀律。但那種單打獨干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并沒有完全消除。故而在攻打椰林寨、追擊南霸天的戰斗中負傷出院后,她又向洪常青提出,要獨自化裝進城,趁趕廟會的機會拿下南霸天的人頭。洪常青因勢利導,教育她要開闊眼界,認清革命的目的。吳瓊花豁然開朗,認識到: “要把舊社會燒掉,就得緊緊依靠集體,依靠整個階級!”此后,她再也不為報個人的冤仇而盲動。思想覺悟的提高和實際斗爭的考驗,使吳瓊花終于在戰火中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無產階級先鋒戰士,在人生道路上邁開了新的步伐。在洪常青不幸壯烈犧牲、娘子軍處境極其困難的情況下,吳瓊花挺身而出,率領大家堅持敵后作戰;并最終配合主力部隊,解放了椰林寨,槍殺了罪大惡極的南霸天。在革命斗爭中成熟起來的吳瓊花,擔任了娘子軍連的黨代表,成為率領廣大革命婦女翻身求解放的帶頭人。
劇作家把描寫吳瓊花由自發反抗走向自覺革命的成長過程作為貫穿全劇的主要情節線,并在緊張動人的情節展開中,真切細膩地描繪了她在各個不同階段的思想面貌和性格特征,從而既使故事情節引人入勝,又使人物形象豐滿傳神。特別是劇作家充分發揮了電影劇作在設置情節時不受時間、空間限制的特性,有目的地利用戲劇式的巧合來組織情節,使之為塑造人物形象服務。如在劇本開頭,瓊花盲目逃跑,路遇裝扮成華僑巨商的洪常青;當瓊花被南府家丁抓回關入獄中時,洪常青也被當作階下囚與之共處一室。這時,他才有可能接近瓊花,了解其身世 當南霸天為了拉攏、利用他這位財大氣粗的“巨商”,把他尊為上賓時,瓊花再次出逃又被抓回;南霸天決定把瓊花賣掉,洪常青正好利用“座上客”的身份救出了她。這種充滿戲劇懸念的情節編織,對于深化人物關系,表現人物獨特的命運和個性,均起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吳瓊花的性格特征往往是通過一些視覺性很強的動作具體體現出來的。劇作家替她安排了“跑”這樣一個貫穿動作:她懷著報仇雪恨的決心,一次又一次逃跑,卻一次又一次被抓回、遭毒打。但她寧死不屈,狠狠地說: “跑!……看不住就跑!……跑!”由此,吳瓊花剛烈、倔強、勇敢、堅韌的性格立刻就凸現出來了。當她要求參軍時,連長要她說明一下動機, “她用打抖的手‘咔一’的一聲,扯開衣領,露出一排排血肉模糊的鞭傷, ‘就為了這個,造反報仇!殺那些當官的,吃人的大肚子!”爆發性的動作、鏗鏘的話語和強烈的復仇感情互為表里,熾熾如火。同時,劇作家還通過瓊花前后動作的對比,來表現她思想上的變化。如她第一次奉命偵察時,路遇南霸天,因抑制不住復仇的情感而擅自開槍,違反了紀律。第二次攻打椰林寨時,她又奉命潛入南霸天的臥室,面對鼾睡的仇人,瓊花本可以輕而易舉地置他于死地,然而,她咬緊牙關,從全局利益出發,自覺嚴守革命紀律。瓊花思想上的成熟和提高,就在這種鮮明對比中顯示出來了。
當然,吳瓊花的成長是同黨代表洪常青的引導、幫助,紅蓮、連長等階級姐妹的關懷、鼓勵分不開的。劇作家對人物關系的妥善把握和細致描繪,渲染了無產階級的人性美和人情美。特別是用細節重復的藝術手法來形象地展示人物之間的真摯情感,給人留下了格外深刻的印象。在劇作中,四枚銀毫子的多次出現即為顯例。第一次,當洪常青把吳瓊花搭救出南府,在分界嶺分手時,他拿出四枚銀毫子給瓊花,瓊花懷著由衷的感激,珍重地在胸前擦擦手,小心接過那四枚銀毫子。在這里,四枚銀毫子真切地傳達了洪常青對吳瓊花深厚的階級友愛之情,使備受欺壓的女奴第一次感受到了人間的溫暖。第二次,當吳瓊花違反紀律蹲禁閉時,她和紅蓮談論著洪常青,不由自主“從口袋里摸出銀毫子數著”,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第三次是在戰斗激烈的火線上,當洪常青告訴瓊花,黨總支已經批準了她的入黨申請時,瓊花從四枚銀毫子中撿出一枚留作紀念,其余三枚作為第一次的黨費交給了常青。第四次是在洪常青英勇就義以后,瓊花從他半埋在戰場沙土中的舊皮包里,找到了她的入黨志愿書和三枚銀毫子,于是她把它們放在山石上,再加上自己保存的一枚,莊嚴而虔誠地舉行了入黨宣誓。這時,銀毫子已成為洪常青革命精神的象征。人去物在,睹物思人,吳瓊花內心的情感得到了形象而鮮明的具體體現。
上一篇:《吳月娘》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吳用》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