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菩提,是宗璞一九八○年發表的中篇小說《三生石》中的主人公。
梅菩提出生于一個教授之家,在新中國的友愛和溫馨中成長。她那微微一閉,形成彎彎柔美弧線的眼睛,輕抿著嘴,就出現在頰邊的微笑,透露出她良好的教養、嫻雅的氣質。這是一位溫柔善良、單純誠實的女知識分子。
勤奮、積極、強烈的事業心是梅菩提的可貴品質。她原是Y大學西語系的高材生。因為家學,對中國古典文學很有心得,留校后,調在中文系工作,兼任黨總支委員。她對生活滿懷熱愛,對共產主義事業充滿信心,把黨視同父母,時刻想到的是改造自己、努力工作,甚至天真地視三天婚假為浪費寶貴的時間。她本也感情豐富,憧憬完美的愛情,在“百花齊放”的熱潮中,曾發表根據古代傳說改寫的小說《三生石》,歌頌生死不渝的忠貞愛情。不久, “人性論”、 “愛情至上”等大棒便輪番打來。隨著各種批判,她的心逐漸“硬化”,不再多愁善感,拋開寫作,認真地從事教學和研究,竟沒有給尋找知己的柔情留一點余地,三十八歲仍孑然一身。
令梅菩提百思不解的是:盡管她如此艱苦努力地重新裁剪自己的性格,熔煉自己的靈魂,認為怎樣改造都是應該的,但當那陣時代的龍卷風襲來時,她仍被當作“敵人”來揪斗。在動亂的凄風苦雨中,她被剝奪了一切做人的權利,承受著父死、挨斗和癌癥三重苦難。小說就在這種外部環境與人的心靈的緊張尖銳的沖突中,在這人與命運的搏斗中,寫出了這位柔弱女子的悲痛、驚恐、惶惑和怨憤,寫出了她在苦海中,在死亡的陰影里的思索、醒悟和抗爭。
動亂驟起,父親被揪、家室被抄, “反動學術權威的千金小姐”、“校黨委的黑干將”、 “黑小說《三生石》的黑作者”等有關她的大字報貼滿大樓。面對這突然襲來的粉碎性高壓,梅菩提茫然不知所措,正常的思維麻痹了,只機械地想:那“千金小姐”前面怎么不加個“黑”字?造反派頭頭喝叫她站出來,她便機械地站到臺前去。當一痰盂臟東西從頭澆下時,她也只機械地想著“有人長得高,原來有這個用處!”在一次批斗會上,她被迫盡量向下彎腰,忽然想到“無地自容”四個字,又想到這是形容羞愧的。可她有什么應該羞愧的呢?她有什么對不起國家、人民?她觸犯了哪一條刑法?這使她從茫然中醒來,認清自己不過是個平凡、勤奮、正直、沒有磨去棱角的知識分子,是個普通的“人”。正因為這,就注定她要受“煉獄”的煎熬。
明白了自己的無罪,也就覺察到時代的瘋狂。多少出生入死的老革命都成了反革命許多好人,包括自己都被揪出來成為“敵人”。她陷入沉思:領導層中可能有許多嚴重問題、知識分子也有許多可惡之處。但怎么能用這樣的沖擊來改造呢?自己多病的父親,始終努力改造,重病中還想積極工作,卻不但連治病的權利都沒有,甚至還被從病床上揪去批斗,直至慘死。梅菩提驚異人與人之間怎么會變得這樣狠毒無情,而且還以此為“革命”。她終于激憤地喊出了: “我很恨。恨這樣的‘革命’!我再也不想改造了。”她覺得自己的精神世界像撕碎的書,拼不攏了。她開始了冷靜的獨立思考:舊社會把人變成鬼,新社會把鬼變成人。如果我們又把許多無辜的人當成鬼,還成什么新社會!她終于看出了這場“革命”,實際上是幾個人盜用了一個人的威信,掌握著幾億人的生死。……
她清醒了。她以堅定的信念、堅強的意志與命運抗爭。父親死后,孤苦伶仃的梅菩提又發現患上乳腺癌。厄運未脫,又蒙上死亡的陰影。她不無傷感,但對人生、對社會未來的堅定信念支持她堅強地活下去。 “活下去才能知道自己的思想是否真的‘反動透頂’”。她只身來到醫院,看見墻上寫著“人總是要死的”大幅語錄,忽然想到:要是我就寫上“活下去,你會看見真理”。旁邊再掛些恬靜的風景畫。這正是她在《三生石》中告訴人們的哲理的閃現:不管處于何等無告的絕望中,生活也是美的。人,應該堅強,永遠不能失去希望和信心。她從自己的“大逆不道”中,發現自己有了足夠的生活勇氣。
她本來有些“硬化”的心復蘇了。當她從手術的昏迷中醒來,看到的是滿墻索命的大字報。造反派害死了齊大嫂的兒子,卻嫁禍于菩提《三生石》的“毒害”。對這太不著邊際的謊言,她內心如青天里的白云一樣坦蕩。但當她明白了同室病友齊大嫂那仇恨、悲痛、迷惑的眼光是怎么回事時,她沒有解釋,而是想: “若是齊大嫂相信,就讓她打好了,讓她罵好了,讓她用刀在我身上割出血來好了!只要能減輕她心上的痛苦。”深沉的同情,使善良的菩提寧愿犧牲自己。
病魔使菩提和方知相遇,造反派的迫害,使他倆進一步相知。方知沒有想到,自己剛剛為之手術的病人,正是十年前因同情右派而被取消黨員預備期時,給過自己生活勇氣和信心的《三生石》的作者;菩提也沒有想到救治和保護自己的竟是二十年前在重慶一灣溪水里取出一塊晶瑩石頭送給她的少年。在幾乎失去一切希望的逆境中,方知治療了她的沉疴;在造反派瘋狂迫害面前,方知撫慰她滴血的心靈。在看不見一絲光亮的艱難時日里,他們真誠地相愛了。真摯的愛情,在她僵硬的心中注入了活水。“兩個止常細胞力量結合在一起,不是加法,而是數字的無窮次方”。他們一道戰勝了死亡,還要一起戰勝名種“癌細胞”,制服厄運。他們懷著這共同的理想,在死亡的陰影里,點起紅紅的“石燭”,照亮生的道路,手拉手、心貼心,在風雨中徑直前行,深信“我們黨也會戰勝癌細胞的”。
梅菩提沒有在苦海中沉淪。她以不可摧折的意志,在無邊的黑暗中勇敢執著地追求著光明和美好的未來,在困境中找到了可以終身相托的伴侶。她是人生道路上對光和美的孜孜不倦的探求者,是與命運搏斗的勝利者。她的追求和抗爭,使人的尊嚴和價值在黑暗中發出熠熠的光彩。
梅菩提溫良賢明,柔情似水而又堅韌豁達的性格是借助細致的心理刻畫來展示的。作者通過梅菩提那微微一閉,形成柔美弧線的眼睛這一心靈的窗扉,對她在絕境中苦斗時的復雜心理變化和思緒流動,作了細膩準確的刻畫,極有層次地展示了她思想發展的歷程,揭示了她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從而映現出她如蘭似玉的高潔品格,把一位端莊凝重、深沉內向的中年女知識分子的美好形象推到讀者面前。她的生活歷程和心靈搏動,讓我們窺見了令人眼花繚亂的恐怖時期的一隅,在那充滿災難的黑夜里,閃爍著存在于生活中的光明和希望固有的亮色。
上一篇:《梁生寶》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梅行素》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