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罐斗,劉紹棠中篇小說《蒲柳人家》中的一個擺渡人。他是這個蒲柳小村的頭一條好漢子。高大魁梧,頂天立地,寬肩膀,細腰身,扇面胸脯,五官端正,一副莊嚴英武的神態,深沉大度的氣勢。很少看得起人的何大學問,也夸他是“活趙云,賽平貴”。
柳罐斗是個富于傳奇色彩的人物。年輕的時候,幫董太師家扛長工。因董太師的女兒愛上他并有了身孕,董太師要抓住他,活剝他的皮,他便投奔了北伐軍。兩年后,由于不滿國民黨團長的為非作歹,他憤而解甲歸田,賣掉了在北伐軍時的磕頭把兄弟送給他的坐騎好馬,打造了一只大船,在渡口擺渡為生。
自古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柳罐斗和他的鄉親們生活在那北運河的岸邊,接受著那古樸遺風的熏陶,表演著一幕幕慷慨悲歌的活劇。柳罐斗愛憎感強烈,是非觀分明,該愛的愛得深沉細致,該恨的恨得果敢分明。
柳罐斗對鄉親、對親人,表現出富于自我犧牲的高尚品格。他人品十分出眾,按理,他這樣一個堂堂男子漢,娶一個良家女子為妻應該是不成問題的,尚且有不少人給他提親。然而他卻終生不娶,起初是因為要照顧姐姐和外甥這一對寡母孤兒的生活,免得娶個媳婦進門之后,發生“馬勺碰鍋沿”之類的矛盾,傷了姐姐的心,以對得起為革命犧牲的姐夫。待到姐姐去世之后,又怕娶了媳婦生了親生兒女, “疼愛自個兒的”,慢待了檎哥兒這個外甥。因此他決定“打一輩子光棍,給檎哥兒扛一輩子長工”,將外甥養育成材。顯示了他具有淳樸和崇高的內心世界。
在與鄉鄰鄉親的關系上,柳罐斗為人大度而文明,剛烈而不粗野。他以擺渡為業。在那年月,許多人雖然離不開擺渡人,但對干這一行當的人大都不懷好感。因為船夫一般都很粗野,赤身露體,稍有不合,就開口大罵,甚至動手拚命。柳罐斗截然不同, “三伏大熱天,頭戴一頂斗笠,上身穿一件白粗布小褂,紐絆兒扣到脖頸上,下身穿著一條紫花布褲,挽著褲腿兒,只到膝頭”。見人是“未曾開口面帶笑,說話聽不見半個臟字兒”。他每天黎明拂曉解纜,日落西山收船,接來送往。這樣文明和善的擺渡人,能不為鄉親們和來往行人所稱道嗎?正因為此,他雖說只有三十八九歲,在村里人的眼里儼然是一位受人尊重、威望極高的長者。村里人無論碰到什么難以解決的事,都少不了他的出場:一只外江大帆船上的纖夫和一丈青大娘鬧得不可開交,是船老板請柳罐斗等蒲柳人家的老班子出來說和,才打破僵局;父母親要把何滿子帶到城里去,做祖母的一丈青大娘高低不肯,又是請柳罐斗等人出來說和,才算把問題解決;何大學問和一丈青大娘想給干女兒、花鞋杜四家的童養媳望日蓮另找婆家,也拜托柳罐斗等人到杜家探探口氣……總之,他是蒲柳人家的“智多星”、主心骨。他以自己的忠厚熱忱贏得了鄉親們的信任。
柳罐斗是個具有崇高情操的人。他與云遮月的愛戀故事即是具體的表現。淪落風塵的鼓書藝人云遮月,對柳罐斗一見鐘情,半夜三更偷偷地鉆進他的船艙。對此,柳罐斗卻婉言謝絕。但是,當后來柳罐斗意識到云遮月對自己獻出的是一片真情時,卻勇敢地接受了她的愛。他不為世俗的偏見所左右。當一丈青大娘勸說他“你跟這個煙花女兒打連連,敗壞了自個兒的名聲,背興不背興”時,他卻正色道:“嫂子,她雖是個人下人,人品卻高。”因此,他們愛得真誠,好得如膠似漆,相好幾年,仍然象新婚燕爾的少年夫妻一般。柳罐斗始終沒有正式娶云遮月為妻,他有他的想法。他認為“她是一只水鳥兒,我不想把她關在籠子里”。這是一顆多么理智而善良的心啊!
柳罐斗生活在我國階級壓迫深重、民族矛盾日益加劇的年代。他和他的鄉親們相互幫助,同舟共濟;他們凝集起一股強大的力量,抗擊著一切腐朽、邪惡及殘暴勢力。斗爭中,柳罐斗的表現同樣十分出色。他在參加北伐軍時,非常敬佩團長、共產黨員蔣先云。后來,蔣先云陣亡,換了一個國民黨員的團長,在團里大舉清黨,把那些跟蔣先云接近的官兵,殺的殺,抓的抓,遣散的遣散。對此,當時已是排長的柳罐斗恨之入骨,不愿出賣自己的靈魂。他扯下領章軍銜,一走了之。回到村里,董太師仍要抓他五馬分尸,是仍留在部隊里,并補了他的缺的他的磕頭把兄弟趕到救了他,對此,柳罐斗不但不感激,相反,卻怒斥他對不起蔣團長,與他割袍斷義,劃地絕交。三十年代中期,日偽相互勾結,欺壓百姓,妄圖消滅革命力量。巡長麻雷子跑到鄉下來抓共產黨,欲加害于周檎。柳罐斗與云遮月相互配合,使用美人計,將麻雷子拉入河底溺水而死,做得干凈利索,為人民除了一害。為了親人,為了鄉親,為了普通勞動人民的利益,他敢于并且善于同一切敵對力量作殊死的斗爭。
上一篇:《柳氏》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柳耆卿》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