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見風使舵》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見風使舵:jiàn fēng shǐ duò
詞源: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九回:“過道臺不得頭腦。只得回家。幸喜‘寫了憑據的二萬頭,中丞已允,卸了我的干系。別事“見風使帆”,再作道理’。”
詞由:清政府派了欽差到浙江查辦事情,因為浙江的劉中丞被三個御史一連告了三狀。可是,清政府派這位欽差來,是為了給他一個撈外快的機會,查辦事情不過是個借口。這位欽差聽了慈禧太后親信老公的面教,到了浙江,采取“只拉弓,不種箭”的辦法,實際上是叫劉中丞賄賂他。欽差有個學生叫拉達的跟了來的,拉達就對過道臺說:要二百萬兩銀子才能過去。過道臺想要摸摸底,倒底要查辦那些人。但一看,要出二萬銀子。過道臺寫了字據給拉達。過道臺把情況告訴劉中丞,劉中丞聽了就說:不要理他,我自有法子。過道臺聽不懂這話是什么意思,但二萬銀子劉中丞已同意了,認為和他沒有什么事了。別的事情,到時看風使舵。
詞義:看著風向再掌舵。比喻對事沒有定見,只看事到臨頭是什么情勢,主持者什么顏色,而隨機應變。亦作“見風轉篷”、“見風轉舵”。
書證:朱自清《聞一多全集編后記》:“他們也就見風使舵,凡事一混了之。”李六如《六十年的變遷》:“我早年 江當隊官,幸虧見風使舵,所以辛亥反正,仍然站得住。”茅盾《子夜》:“那也不是真心替我們辦事,還是見風轉篷的自私。”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八:“朱延年懂得徐總經理暗示他自己差五億頭寸的目的是要封他的嘴。他也是老手,馬上見風轉舵。”
上一篇:成語《見兔顧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視同兒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