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新敏
短篇小說。作者何士光。發表于《人民文學》1985年第8期。《小說選刊》1986年第4期轉載。后在全國第八屆短篇小說評獎(1985——1986)中獲獎。《遠行》是《鄉場上》的姊妹篇。上午九點鐘,梨花屯的人們就象火燎一樣,從客車車門擠進去,從車窗爬進去,從駕駛員的艙門爬進去,任駕駛員吳老八喊破喉嚨也不濟事。如果人們有點兒秩序,所有的人都可能被載上,正午以前就可到縣城。但事情很不順科。賣票時,退了休的區委書記要走后門,售票員小芳的舅舅也走了后門,人強馬壯的馮家三兄弟不滿了,得不到尊重的知識分子不滿了,受不到優待的專業戶不滿了,大小官員不滿了,于是造成了這個局面:快到正午了,車還不能發。隨之而來的是長久的相持和等待,之后,是人們自發的調整。那些大包小筐被從車里抬出放到了車頂上,之后,是區委劉書記和唐區長指揮下的有秩序的調整:當官的排第一位,坐第一號座位。知識分子情知無用,坐到了后面。那些看看爭不到位置的專業戶、個體戶等便只好站著。客車終于開動了。《遠行》的最大特點是其具象象征。透過社會的一角,作者寫出了走過漫漫長途的中國之車在改革中的變化。《人民文學》的編者概括為“新的活力,舊的重擔,‘重擔’引起的‘失重’,新活力所冒出的混亂,以及這‘混亂’中又呈現出的‘自動調整’。”小說行文從容老到,充滿幽默的氛圍。
上一篇:周魯俠《遠來的和尚》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龐守英《迷人的海》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