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曉曄
抒情詩集。作者李鋼。重慶出版社1984年2月出版。曾獲全國第二屆(1983—1984)優秀新詩(詩集)獎。共收詩63首,分為六輯:“白玫瑰”、“小紙船”、“創世者”、“那一夜”、“南方”、“藍水兵”。前三輯表現了詩人對理想的追求、對現實的思考與抗爭以及對歷史創造者的謳歌。詩人對現實的思考是深刻的。在《圈螞蟻》一詩中,以隱喻的手法寫十年動亂中荒誕悖理的社會現實,讀來觸目驚心,發人深省。詩人寫道:一個孩子用樟腦在地上畫了一個圓圈,于是圓圈成了螞蟻的監獄,“孩子笑夠了,玩膩了/也許會抹掉圓圈/釋放這些無罪的螞蟻/但是,螞蟻的不幸還在后面/——因為染上了樟腦的氣味。”詩人對理想的追求是熱烈的。《白玫瑰》一詩,通過“四五”運動中一位即將走向天安門廣場的青年與心愛的姑娘的話別,表達了經歷文革苦難的一代青年對歷史的深刻反思和為理想不惜赴湯蹈火的精神。而在詩人的筆下,歷史的創造者不是上帝、不是英雄,而是那些普通而平凡的勞動者,他們“有穿著油亮的工作服的/有穿著輕飄的喇叭褲的/有穿著大頭黃皮鞋的/也有銜著紙煙的……”。后三輯寫愛情、水兵生活和各種復雜而朦朧的情緒。對現實生活執著而冷峻的思考和對詩歌表現手法的刻意創新,是這部詩集最大的特色。許多詩歌寫得冷峭而雋永,豪放而細膩,非常耐人尋味,如收在《南方》一輯中的許多詩篇。它們往往運用通感或利用意象間的跳躍,描寫內心深處復雜深沉而又難以言喻的感受,從而創造出一種新奇而又朦朧的意境。有些想象非常奇特,例如《靠岸》一詩,以擬人的手法,賦予岸上的一切物象以生命,而又把它們統統“套在系纜柱上”,再“打一個漁夫結”,然后,艦長一聲令下,軍艦將“把岸拖走”。這首小詩既想落天外,而又意趣盎然,把平凡而普通的水兵生活寫得聲情并茂,絢麗多姿,給人留下深刻印象。這部詩集內容豐富、風格多變,較為全面地記錄了詩人在詩歌創作道路上辛勤耕耘和探索的足跡。
上一篇:周魯俠《白牙》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陳敬中《白色花》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