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王曉文
中篇小說。作者喬良。發表于《解放軍文藝》1986年第11期,獲1985——1986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小說描寫的是紅軍長征途中湘江大戰前后發生在界首鎮洪毛崝的一段傳奇故事。年輕的青果因洪毛 日子太苦外出謀生,來到蘇區販鹽,接著參加了紅軍。可是紅軍內部的殘酷斗爭和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使青果喪失了信心。他借探路的機會開小差跑回了家鄉,去找他的熟人杜小翠。可小翠嫁給鄉長、民團隊長廖百鈞做了小老婆,不見他,他在界首鎮賭博,因欠債被迫活吞了“爛脖子”的竹葉青蛇,接著又被抓做興安縣民團的壯丁。不久紅白兩軍在湘江邊界首鎮展開惡戰,紅軍損失慘重,突圍而去,繼續長征。許多紅軍傷員不能行軍,滯留于此。白軍大開殺戒,蔣軍、湘軍、桂軍及民團瘋狂搜殺流散紅軍,連一些普通百姓也殺紅軍。一時間尸橫遍野,血流成河,慘狀令青果目不忍睹。他想對人們說紅軍是好人,但他知道不會有用,于是他走上了為紅軍報仇的道路。用鳥槍打死紅軍的人,被人用自己的鳥槍打死;用鍬頭劈紅軍腦殼的毛義清,在田頭上自己的腦殼也被劈開;四個民團團丁分別割去一個紅軍師長的耳朵、鼻子、舌頭和卵子,幾天后也遭到了相同的報應;廖百鈞殘殺了十幾個紅軍傷員,他自己也死得最慘,頭被割掉,不知去向,身上被快刀剮得一片片皮肉向外翻;活埋女紅軍的財主黑景常三天之后也被活埋,頭露在地面活活憋死;曾經逼青果吞蛇的“爛脖子”,在嫖客家里被一條粗蛇盤死。村里人都說這些作惡的人遭到了報應,被鬼勾了魂。但小翠知道,廖百鈞是青果殺的。她害怕青果身上的血腥味。青果摸到她屋里時,她誓死不從。但青果始終戀著小翠,小翠生產時,青果幫了大忙,但小孩長大后,他發現小孩長得像廖百鈞,氣又不打一處來。許多年來,他一直幫著小翠母子生活度日,但他的幫助反而使小翠母子解放后戴上了地主的帽子。村里其他人在湘江大戰中的行為都得到了報償,而青果的報仇總是與開小差、鬧鬼聯系在一起,永遠也講不清。五十年過去了,年輕的青果變成了青果老爹,他親眼目睹了小翠的入葬,心意蒼涼,獨自一人在水牯嶺承包了一片篾竹林,輕易不下一趟山,他要將秘密永遠埋葬在自己心中。《靈旗》將小說的形式予以大大的更新,將故事、情節、時間、人物予以變形。作者安排了三種視角,一方面是作者的俯瞰,對人類命運的深沉體味。另一方面是青果老爹的視角,他作為現實人物和歷史人物的對應展開小說的情節。再一個是二拐子的視角,作為對戰爭氣氛的渲染。三種視角的安排,再加上時間的有意錯置,使事件產生了耐人尋味的陌生化效果體現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獨特理解。
上一篇:儀平策《靈與肉》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成星星《烈火紅心》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