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畢光明
抒情詩選集。閻月君、高巖、梁云、顧芳編選。春風文藝出版社1985年11月出版。收入七、八十年代之交中國新詩變革運動中涌現出來的青年詩人舒婷、顧城、梁小斌、楊煉、王小妮等25位作者的詩作共190首。這些詩歌以總體象征性,對于生活的特別是人們內心情感所進行的創造性表現,對前一時代的排斥詩人主觀情感的被魂性直述和直描,作了無情的反叛。詩人自我的內心世界對于客觀事物和社會生活的溶解和包容,代替了功利性地用寫詩來配合重大的政治性行動。詩的情感內涵呈立體和多層的建構,外在結構上則以分割完整形象的間斷突變取代了連續性和直線型。多種現代手法被引進和運用:急速的節奏、斷續的跳躍、電影蒙太奇的剪接與疊加、雕塑的立體感、音樂的抽象、繪畫的線條與色彩……詩歌形象從而具有模糊性,呈現撲朔迷離的風貌。這些從詩人的心靈中自發生長出來的詩歌,帶上了明顯的時代的印記,反映了一代人的精神特點,一如謝冕在序言中概括的:“在濃重的失落感中萌發出來的追求與尋找,既給這些詩篇蒙上一片迷惘與感傷的情調,又浸透著不甘湮沒與泯滅的內在力的沖擊與奔突。”后起詩人的作品,撲面而來的又是新的生活氣息。他們往往用看似淺白、不動感情而實則意味鮮秾的詩句表達開放的時代環境中青年人的人生困惑(如車前子),或明快而單薄的自我感覺(如孫曉剛)。此書是當代新詩有特色的一個選本,它集中顯示了新詩潮主要的組成部分的創作實力,是七十年代后期八十年代前期新詩運動的一個較全面的描述。
上一篇:楊華《朝鮮——晨曦清亮的國家》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蔣亞林《未晚談》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