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孫宜君
抒情詩。作者梁上泉。寫于1957年3月至1957年 6月。收入作者詩集《山泉集》(作家出版社1963年7月初版)。這是一首即景抒懷的佳作。詩篇記錄了作者欣賞一位彝族女月琴手彈奏時的感受,贊美琴手的美麗,也贊美了她彈奏音響的美妙。詩的立意,在于表現今昔變化,贊美奴隸解放后的新生活。詩中的主人公,現在已是一位舞臺上的演員,但她曾經是一位放羊的女奴,受過壓迫之苦。隨著黨的民族政策的貫徹,才獲得了解放,走上這美麗的舞臺,也走進美麗的人生。這首詩雖說立意是要表現今昔變化,但它的主要筆觸卻落在對少數民族今天和明天美好生活的贊頌上,而這種贊頌又基本上不是直白的叫喊,而是盡量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來表達,通篇給人留下很多美的享受。詩作比喻貼切生動,想象和聯想豐富。如寫彈月琴的姑娘,“你的胸懷竟如此寬廣,抱住一個圓圓的月亮”,比喻既現成又新穎。又如寫詩人聽琴聲,“聽著月亮里的聲音,幾疑是天上的嫦娥下降”;“最后一曲獻給山區的未來,彈得星星落在孩子的書桌上,驚喜地望著那美麗的現實,一半像神話,一半像幻想……”這顯然是詩人想象和聯想的結果。這首詩還具有線條清麗,精巧細致,玲瓏剔透,韻味雋永的藝術特點。
上一篇:孫宜君《月下集》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王菊延《月跡》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