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謝錫文
短篇小說。作者陳繼光。發表于《人民文學》1983年第 11期,收入作者同名小說集(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5年6月第1版)。小說描寫了現代化進入家庭以后引起的變化。這是一個普通家庭。老兩口:丈夫龍乾坤,五十四歲的火車司機;妻子黃春秋,家禽飼養場的飼養員。小兩口:丈夫龍星云,波音707飛機的機長;妻子夏慧華,翻譯。夏慧華是個頗具現代色彩的新女性。她年輕美貌,博學多才。自從進入龍家,便給這個家庭的衣食住行帶來了一系列變化。她出國訪問給公公帶回了風雨煙斗、打火機和一套西裝。對這三件禮物,龍乾坤卻采取了不同的態度:煙斗一直帶在身邊,銜在嘴里;打火機則只在兒媳面前一用;那身西裝則簡直令他不知所措:在箱底壓了兩年,偷偷試穿了一次,幾經躊躇,雖然有國家領導人在電視里做示范,他還是把它放進箱里,只是由最底層提高到最上層。老伴黃春秋的變化,首先是來自大工業的沖擊。現代化的紡織廠取消了她那架織布機,而她培育的“春秋雞”卻在現代化最發達的國家聲譽鵲起。這會兒,她正被國外的養雞專家簇擁在飛機前艙內,面對那位“寧可將一切給雞,而不愿給人”的基洛格先生,黃春秋想起了她的“雞餐館”里兩位腰纏萬貫而精神空虛的吃客。她在想,現代化帶來了物質的富裕,也帶來了某些人精神的危機。可她沒想到,在機艙內,還有一位精神貧乏而容貌美麗的姑娘華西娜,正準備作為第三者擠進她的家庭。黃春秋的思緒又旋轉到她那現代化的家庭。兒媳把電氣化的幽靈引入家庭,曾使她擔憂,洗衣機使老伴換洗的衣服不再傳遞自己愛的情波。現代化真的要引起家庭的淡化嗎?但她很快接受了這些現代化裝置,并在養雞場也實行了電氣孵蛋。她看到,現代化給家庭帶來了更豐富的內容,比起他們老倆口,兒子和兒媳交流感情的途徑多多了。他們在音樂的旋律下讀書、交談、寫作……也許是因為他們相識在旋轉的飛機上,他們的生活總在不停地旋轉,而且也帶動了全家。此刻,母親乘著兒子的飛機踏上了云端的路,兒媳坐在公公的火車里在地面奔馳。龍家的兩代人,在天上、地下旋轉。小說在文體上吸收了其他文學樣式的特點,有所創新。作品獲1983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上一篇:王菊延《旅途集》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尹昌龍《無主題變奏》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