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張 達 張博華
短篇小說。作者趙樹理。發表于《人民文學》1961年 4月號。這是一篇具有人物傳記色彩的作品,記下了主人公潘永福從抗日戰爭時期到60年代初期的多方面的事跡;這又是由若干不連貫的小故事組接而成的作品,每個小故事都表現了主人公實干精神的一個側面:《慈航普渡》寫潘永福教會了許多人撐船,開辟了許多渡口,方便了群眾,特別寫了他渡口救險的一段往事;《為何要到安澤去?》寫潘永福打短工的時候,為了糊口,為了還債,學會了危險性最大的活兒——打井,結果仍然難過年關,只好跑到外地去;《干部新風》寫潘永福當了抗日干部后帶頭跳下冰水,為部隊架橋、拉纜,出色完成任務的事;《經營之才》寫的是潘永福從1950年帶頭創辦農場到1960年率眾興修水庫,在每一項工作中都精打細算,充分使用人力、物力、財力,點點滴滴地積累,扎扎實實地創業,為國為民作出了一個共產黨人、一個革命干部應有的貢獻。作品中說:“潘永福同志所著手經營過的與生產有關的事,沒有一個關節不是從‘實’利出發的,而且凡與‘實’利略有抵觸,絕不會被他縱容過去。”這里,提倡實干精神、實干作風的創作宗旨,顯然與當時社會生活中盛行的浮夸、務虛名而不圖實事求是的不良風氣形成了對照。發表后受到責難,這是在所難免的。
上一篇:張學軍《寶葫蘆的秘密》當代文學作品賞析
下一篇:牛運清《家務清官》當代文學作品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