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家書·賜金城公主書》注釋與鑒賞
唐·李隆基
金城公主,遠降殊方②,底寧蕃落③。載懷貞順之道④,深明去就之宜⑤;能知其人⑥,而獻其款,忠節克著⑦,嘆美良深⑧。所進物等并領得。今寄公主多少信物⑨,至宜領取。所請物并一依來奏文⑩。
[注釋]① 金城公主: 雍王守禮之女,唐中宗領養。景龍四年正月,下嫁吐蕃族棄隸蹜贊贊普。② 殊方: 異域,他鄉。③ 底,通抵,到。寧: 使動用法,使蕃落安寧。蕃: 吐蕃,古藏族政權。落: 村寨。④ 載: 語助詞,無實義。貞: 守志不移。⑤ 去就: 去留,進退。⑥ 知其人: 能知道別人的賢愚善惡。款: 真誠。⑦ 克著: 顯著。⑧ 嘆美: 令人感嘆、贊美。⑨ 信物: 物品。⑩ 所請: 公主請求要的。一依: 完全依從。
[作者]李隆基(685—762),即唐玄宗,一稱唐明皇。712—756年在位。初期先后任用姚崇、宋璟為相,整頓武周后期以來的弊政,使社會經濟加以發展,史稱“開元之治”。后期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執政,官吏貪瀆,政治腐敗。又愛好聲色,奢侈荒淫,致有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次年,逃往四川,太子李亨(肅宗)即位于靈武,他被尊為太上皇。至德二年末(757年)回長安,后抑郁而死。
[鑒賞]泱泱中華民族,源遠流長。在長期的融合過程中,雖有摩擦爭斗,然和睦仍是主旋律。尤其是盛唐時節,漢族已為詩書禮儀之邦;而吐蕃尚在刻木結繩為約之時。然漢藏兩族仍同奏一支又一支和親佳曲。前有太宗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弄贊贊普。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節相送,而弄贊迎親于河源,執子婿禮。整個吐蕃族因此慕華風,習詩書,漢藏更如一家。后有金城公主和親,唐中宗親自送至始平縣,賦詩餞別,并改始平縣為金城縣。贊普自稱外甥,執禮甚恭。這封信為玄宗所書,意在漢藏兩家修好相安,而對金城公主和親之舉稱道再三,這完全是一個開明君主的遠見卓識。既同為中華民族,彼此都以博大的胸懷、平等的意識包容對方,那么又有什么矛盾不能化解呢?
上一篇:《書信鑒賞·友書·貽趙廷臣書》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收藏手記·文房雜項篇·逛攤——收藏者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