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友書·拜中軍記室辭隨王箋》注釋與鑒賞
南朝齊·謝朓
故吏文學謝朓,死罪死罪。即日被尚書召,以朓補中軍新安王記室參軍②。朓聞潢污之水,愿朝宗而每竭③;駑蹇之乘④,希沃若而中疲⑤。何則?皋壤搖落⑥,對之惆悵;歧路西東,或以歍唈⑦。況乃服義徒擁,歸志莫從⑧。邈若墜雨,翩似秋蒂⑨。
朓實庸流⑩,行能無算⑪。屬天地休明,山川受納⑫,褒采一介⑬,抽揚小善⑭。故舍耒場圃⑮,奉筆兔園⑯。東亂三江⑰,西浮七澤⑱。契闊戎旃⑲,從容宴語⑳。長裾日曳㉑,后乘載脂㉒。榮立府庭,恩加顏色。沐發晞陽㉓,未測涯涘㉔,撫臆論報㉕,早誓肌骨㉖。不悟滄溟未運,波臣自蕩㉗;渤澥方春,旅翮先謝㉘。清切藩房㉙,寂寥舊蓽㉚。輕舟反溯,吊影獨留㉛。白云在天,龍門不見㉜。去德滋永,思德滋深㉝。唯待青江可望㉞,候歸艎于春渚㉟;朱邸方開㊱,效蓬心于秋實㊲。如其簪履或存,衽席無改㊳,雖復身填溝壑,猶望妻子知歸㊴。攬涕告辭B40,悲來橫集㊶。不任犬馬之誠㊷。
[注釋]① 拜: 授予官職。中軍: 指新安王蕭昭文。記室: 又稱記室參軍,主管表章書記文檄一類公文的官。隨王: 指蕭子隆,齊武帝蕭賾的兒子,封隨王。② 新安王: 指蕭昭文,字季尚,文惠太子第二子。永明十一年(493年)十一月封新安王,第二年七月做皇帝。不久被殺。③ “朓聞”二句: 我聽說小池里的積水,希望流向大海而每每枯竭。潢: 積水池。污: 停積不流的水。朝宗: 本指諸侯朝見天子,借指河流歸向大海。④ 駑: 劣馬,走不快的馬。蹇(jiǎn): 跛,腿腳不便。乘(shèng): 本指四匹馬拉的車,這里指馬。⑤ 希沃若而中疲: 想縱轡馳騁而中途疲怠。沃若: 良馬健壯行走的樣子。⑥ 皋壤搖落: 水澤邊草木凋零。皋壤: 沼澤旁的洼地。⑦ “歧路”二句: 在岔道執手分別,令人悲傷。歧路: 岔道。西東: 意謂分別而各自西東。歍(wū)唈(yì): 通嗚咽,流涕抽泣。⑧ “況乃”二句: 何況我白白地抱著佩服您的高義的想法,而歸向您的心愿無由實現。服義: 佩服道義。徒: 徒然。擁: 抱。⑨ “邈若”二句: 我與您遠遠隔離,像雨從云層墜落,像秋葉一樣易落。邈: 遠。翩: 飛落。⑩ 庸流: 平庸之流。⑪ 行能: 品行才能。算: 計數,值得提及。⑫ “屬天地”二句: 適值皇上賢明,您也像山川一樣不棄塵埃涓滴。天地: 比喻齊武帝。休明: 美好賢明。山川: 比喻蕭子隆。受納: 接受容納,接受一切塵埃細流。⑬ 褒采: 褒獎采擇。一介: 一個。這里是作者自謙為渺小之才。⑭ 抽揚: 表揚的意思。⑮ 舍耒(lěi): 放下農具。⑯ 奉: 恭敬地拿著。兔園: 漢景帝時梁孝王的園囿,這里代指隨王府。 ⑰ 亂: 橫渡。三江: 這里泛指江浙一帶。⑱ ?。?游。七澤: 七個湖泊。蕭子隆時任荊州刺史。⑲ 契闊戎旃: 勤苦地跟隨您行軍訓練。契闊: 勞苦,勤苦。戎旃(zhān): 軍帳。旃: 通氈,帳篷。⑳ 宴語: 閑談。㉑ 長裾日曳(yè): 每天拖著衣裾陪您宴飲。裾: 衣襟。曳: 拉,拖。㉒ 后乘(shèng): 跟在后面的車子。載脂: 把油脂涂在車軸上,使之滑潤而更快。㉓ 沐發: 洗發。晞(xī)陽: 曬太陽?!冻o·九歌·少司命》:“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兮陽之阿。”本是描寫少司命想與情人朝夕相守的愿望,這里借來比偷作者與隨王昔日情誼之深。㉔ 涯涘(sì): 水邊。這里引伸為邊際。㉕ 撫臆: 捫心。㉖ 早誓肌骨: 早已立下刻骨銘心而不忘的誓言。㉗ “不悟”二句: 沒料到大鵬鳥尚未隨海運而飛騰,車轍里的小魚卻已因播蕩而失水。不悟: 沒料到。滄溟: 大海。運: 轉。這里把隨王比作《莊子·逍遙游》中高飛九萬里,水擊三千里,乘著海風遷徙到南溟去的大鵬鳥。波臣: 本指魚,這里是作者自喻。借《莊子·外物》中的寓言,以小魚失水比喻自己失去隨王的庇護。㉘ “渤懈(xiè)”二句: 正值渤海春回,鳧雁翔集,旅居的小鳥卻先已離開。渤澥: 渤海,比喻隨王。方春: 正是春天。旅翮(hé): 旅居的鳥,謝朓自比。翮: 鳥的翅膀。謝: 去。㉙ 藩(fān)房: 指隨王府第。 ㉚ 舊蓽(bì): 舊柴門,代指簡陋的房屋,謝朓自指住處。㉛ “輕舟”二句: 送我的輕舟已溯流回轉,而我卻孤單地留在這兒。㉜ “白云”二句: 意思是只望見白云而望不見隨王。龍門: 本指楚國郢都的東門,這里代指荊州。㉝ “去德”二句: 離開您越久,想念您的感情就越深。德: 這里指隨王。㉞ 青江: 春江,春水滿江。㉟ 歸艎(huáng): 歸舟。指隨王回建業的歸航。艎: 艅(yú)艎,舟名。㊱ 朱邸(dǐ): 諸侯朝見天子時所住的官府,因大門朱色,故稱朱邸。㊲ 效蓬心于秋實: 獻出這顆像秋天結的果子一樣的心來報答您。秋實: 谷實,比喻德行,此指隨王。㊳ “如其”二句: 假如您還存著簪履之情,念舊之心不改。簪履、衽席: 用來比喻不能忘懷的舊物。㊴ “雖復”二句: 即使我死了,還望妻子兒女歸心于您。身填溝壑(hè): 死的意思。㊵ 攬涕: 抹去眼淚。㊶ 橫集: 縱橫交集。㊷ 不任: 不盡。犬馬之誠: 犬馬般忠誠。這是自謙之語。
[作者]謝朓(464—499),南朝齊詩人。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人。曾任宣城太守、尚書吏部郎等職。后被蕭遙光誣陷,下獄死。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善詩,論者每以同謝靈運并舉,有“大小謝”之稱,為永明體作家中成就較高者。詩中多寫山水,寄寓不得志之苦悶或抒發政治抱負,風格清峻,時出警句。原有集,已佚。后人輯有《謝宣城集》。
[鑒賞]南朝齊隨王蕭子隆好辭賦,喜賓客。謝朓因才思敏捷,文章清麗而尤被賞愛。長史王秀之密告朝廷,言隨王與朓在荊州流連晤對,不舍日夕,恐有不測。于是朓即被召還京都,并被任命為新安王中軍記室參軍。朓寫此信即為辭別隨王。信先訴別離之情,次憶恩遇之況,最后表永不相忘之意。通篇文章用駢文寫成,辭彩紛呈,新聲競作,感情真切,直抒胸臆。言離愁別緒如掩面歔欷,悲從中來;憶昔日知遇則是從容契闊,痛快激揚;表報恩之心則撫臆立誓,愿填溝壑而不少悔。詞句中處處設比,時時抒情。言己若潢污之水,若駑蹇之乘,若墜雨,若秋葉……作者將所有依戀、徘徊、感激、悲苦之無形情思,裝入種種具體形象之中,使文章意到筆隨,搖曳多姿!
上一篇:收藏手記·名人字畫篇·拍品價位與買家構成
下一篇:收藏手記·文房雜項篇·按圖索驥買爐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