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手記·文房雜項篇·偌大一只“犀牛角”
犀角雕釋迦像(明)
犀角為珍貴獸角,色黑褐或黑紅,不但可以治器,且為名貴藥材?!稘h書·南越王》有獻給文帝“犀角十”的記載。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物中,有木質象牙、犀角模型,同墓出土的竹筒記為:“木文犀角,象齒一笥?!币源孙@示墓主人的財富。明代初期,鄭和航海,增進了中國與南亞、東南亞、西亞、非洲各地經濟、文化交流。犀角、象牙自遠而至,犀、象雕刻藝術與金、玉、竹、木同為藝林之珍。明鮑天成以治犀著稱。清代中后期,犀角來源稀少,因此犀角器物多為明代至清中期作品。
在文玩藝術品中,犀角制品是檔次極高、價格昂貴的器物,且不說其藝術價值,就其材質而言,亦是珍稀無比。又因其存世量越來越少,其價值更是逐年攀升。2006 年9 月嘉德四季拍賣會上,一件高 8厘米的明代犀角雕釋迦像底價已在30 萬元至 50 萬元,一只高 24 厘米的清代犀角張騫乘槎雕件(天成款)底價 30 萬元至 40 萬元。最近幾年有位山西的朋友幾次給我打來電話,說要高價收購犀角杯,我只在文物店里給他找到一件。后來這種東西愈加罕見,尤其是大件精品,在大型拍賣會上也很難見其蹤影。
忽然有一天,一位在建委工作的靳處長匆匆來訪,說他當年在兵團時的一位好友傳來消息:當地某戶人家存有一只很大的犀牛角想要出手。我問靳處長“這人是從哪得來的犀牛角?”靳說:“對方稱本主是開藥店的,是用犀角配藥的?!蔽艺f:“這倒有可能,不過沒見到東西誰都不敢說對與不對。”
這件事本以為說到此為止了,沒成想不到半個月,這件“犀牛角”居然被人從黑龍江送過來了。靳處長將我請到他家,讓我給他“掌眼”。沒等坐定,他就小心翼翼地掀開一塊紅布,一只大牛角狀的東西顯現出來。東西一露頭,我就感覺不對勁兒。我雖然未對犀牛角做過專門的研究,但我知道真的犀角器其顏色多呈咖啡色,質地潤澤,而這件東西彎彎地,足有半米長、呈白色紋理,重量少說也得 500 來克,通體非但顏色與真犀有別,亦無任何溫潤和半透明的感覺。但為了對朋友負責,我又帶他到文物公司請擅長雜項鑒定的趙強先生“過一眼”。其實這對于趙強不過是“小兒科”,他當即指出:“這是東北內蒙一帶的牛角,上面還刻有花紋呢,這在當地也算是一種吉祥物吧!”
回去的路上,眼前閃現出不久前我的另一位朋友買到一只“犀角杯”。此杯為圓形,直徑約 6 厘米,兩側雕有獸頭銜環,杯周凸雕似草龍樣紋飾。因略顯透明,乍看與犀角接近,細看則顏色深重,烏黑發亮,結構粗糙,從色澤和質地上看,當屬牛角制品,而我的這位朋友卻是按犀角制品買的。
犀角張騫乘槎 (清)
民國年間趙汝珍在《古玩指南經濟·古玩瑣碎》中談到:“犀角從來即為極貴重之藥材,若刻為器物,加以人工,以更貴重也。其實不然。常見犀角之器,其值尚低于其質之價者。蓋凡犀角之器物,皆非真水犀,乃南洋野牛角也。質紋顏色均與犀角相似,故以之偽充之?!苯裉欤阅涎笠芭=敲俺湎=钦咭巡欢嘁姡嗟膭t是以一般牛角充之。我將這種情況與那位朋友講了,朋友說:“幸虧我沒花太高的價錢來買它,否則我可就虧大了!”
現今流行一句話,叫做“亂世買黃金,盛世藏古董”。近年來,收藏被認為是繼股票、房地產之后國內最火的投資領域。但以我個人的實踐,我深知靠收藏發財極不容易。就犀牛角而言,這種東西既為珍稀之物,近來在古物市場十分搶手,很多買家四處搜尋。只要拍賣會有犀角杯之類的器物,一般沒有流標的情況。造假者正是看準這點下手,你想“一夜暴富”,我叫你“血本無歸”。面對這種情況,搞收藏千萬不可發財心切,不要總抱著“撿漏兒”的奢望,如今“撿漏兒”的概率已經微乎其微。何況“撿漏兒”要憑好眼力,這不是一日之功。要有真正喜愛文物的一顆平常心,踏踏實實地學習,一點一滴地磨煉。
朋友買的那只假“犀角杯”
現今用一般牛角制成的雕件
上一篇:收藏手記·名人字畫篇·低吸高拋·伺機而動
下一篇:收藏手記·名人字畫篇·偏愛鄉先達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