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信鑒賞·友書·為幽州牧與彭寵書》注釋與鑒賞
漢·朱浮
蓋聞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常竊悲京城太叔以不知足而無賢輔,卒自棄于鄭也②。
伯通以名字典郡③,有佐命之功④,臨人親職⑤,愛惜倉庫⑥,而浮秉征伐之任⑦,欲權(quán)時救急⑧,二者皆為國耳。即疑浮相譖,何不詣闕自陳⑨,而為族滅之計乎?
朝廷之于伯通,恩亦厚矣。委以大郡,任以威武⑩。事有柱石之寄⑪,情同子孫之親。匹夫媵母⑫,尚能致命一餐⑬,豈有身帶三綬,職典大邦⑭,而不顧恩義,生心外畔者乎?伯通與吏人語,何以為顏?行步拜起⑮,何以為容?坐臥念之,何以為心⑯?引鏡窺影,何施眉目⑰?舉措建功⑱,何以為人?惜乎棄休令之嘉名⑲,造梟鴟之逆謀⑳,捐傳世之慶祚㉑,招破敗之重災(zāi)。高論堯舜之道,不忍桀紂之性,生為世笑,死為愚鬼,不亦哀乎?
伯通與耿俠游㉒,俱起佐命,同被國恩。俠游謙讓,屢有降挹之言㉓,而伯通自伐㉔,以為功高天下。往時遼東有豕㉕,生子白頭,異而獻(xiàn)之。行之河?xùn)|㉖,見群豕皆白,懷慚而還。若以子之功,論于朝廷,則為遼東豕也。今乃愚妄,自比六國㉗,六國之時,其埶各盛,廓土數(shù)千里㉘,勝兵將百萬,故能據(jù)國相持,多歷年世。今天下幾里?列郡幾城?奈何以區(qū)區(qū)漁陽而結(jié)怨天子?此猶河濱之人㉙,捧土以塞孟津㉚,多見其不知量也㉛。
方今天下適定㉜,海內(nèi)愿安。士無賢不肖,皆樂立名于世,而伯通獨中風(fēng)狂走㉝,自捐盛時,內(nèi)聽驕婦之失計㉞,外信讒邪之諛言,長為群后惡法㉟,永為功臣鑒戒,豈不誤哉!
定海內(nèi)者無私仇㊱,勿以前事自誤。愿留意顧老母幼弟。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㊲!
[注釋]① 幽州: 漢代幽州為武帝所置十三州之一。東漢時州治所在薊(今北京市)。牧: 官名,州官稱牧。② “常竊悲”二句: 指春秋時鄭莊公胞弟共叔段,受封于京,稱京城太叔。在其母暗中支持下,陰謀奪取政權(quán),事敗出奔。③ 伯通: 彭寵字。名字: 名望、聲譽。典郡: 掌一郡之任。④ 佐命: 輔佐開國之君創(chuàng)業(yè)。劉秀初起時,彭寵接受屬下吳漢建議,歸附劉秀,后又以軍糧資助劉秀,被封為建忠侯,賜號大將軍。 ⑤ 臨人親職: 管理百姓,謹(jǐn)于職守。⑥ 倉庫: 此借指糧食。這句暗中指責(zé)彭寵拒絕征發(fā)糧食之命。⑦ 秉: 執(zhí)掌。⑧ 權(quán)時救急: 采取權(quán)宜之計以救燃眉之急。⑨ 詣(yì)闕自陳: 到朝廷由自己(向劉秀)陳述。闕: 宮前門樓,因借指朝廷。⑩ 威武: 指軍事重任。⑪ 柱石: 喻擔(dān)當(dāng)國家重任。謂其如柱支梁,如石承柱。⑫ 媵(yìng)母: 陪嫁的婦女。⑬ 致命一餐: 以性命報答一餐之恩。⑭ 身帶三綬: 古人一官一印,身帶三綬即身兼三職,指彭寵任漁陽太守、建忠侯、大將軍。綬: 系印信的絲帶。大邦: 指漁陽郡。⑮ 行步拜起: 指日常起居。⑯ 何以為心: 怎么能安心。⑰ 何施眉目: 意為臉往哪兒擱。⑱ 舉措建功: 指所作所為。⑲ 休令: 美好。⑳ 梟(xiāo)鴟(chī): 即鴟梟,一名貓頭鷹。古時將鴟梟視為惡鳥,因而常借喻兇殘之惡人。㉑ 捐: 棄。慶祚: 福瑞。㉒ 耿俠游: 名況,扶風(fēng)茂陵(今陜西興平東北)人。與彭寵同助劉秀,后封興義侯、大將軍。㉓ 降挹(yì): 退讓謙遜。㉔ 自伐: 自夸。 ㉕ 遼東: 郡名,今遼寧東南部。㉖ 河?xùn)|: 指今山西境內(nèi)黃河以東地區(qū)。㉗ 自比六國: 以“六國”借指彭寵起兵,割據(jù)稱王,自號為燕。㉘ 埶: 同勢。廓土: 開辟疆土。 ㉙ 河濱: 黃河之濱。㉚ 孟津: 黃河的一處渡口,在今河南孟津。㉛ 多: 只是,恰恰。不知量: 不知輕重,不自量力。㉜ 適: 才,剛。㉝ 中(zhòng)風(fēng)狂走: 謂因中風(fēng)得了顛狂之病,喻彭寵胡作非為。㉞ “內(nèi)聽驕婦”句: 劉秀召彭寵赴洛陽,其妻勸其不從。㉟ 群后: 各國君主。此指州郡長官。惡法: 壞的典范。㊱ 定海內(nèi)者: 指劉秀。㊲ 見仇者: 被仇恨的人。
[作者]朱浮(5?—66),字叔元,東漢沛國蕭(今安徽蕭縣)人。東漢開國功臣,授幽州牧,封舞陽侯,累官至太仆、大司空。后居功自傲,多作威福,明帝永平中賜死。
[鑒賞]東漢光武帝建武二年(26年),朱浮任幽州牧。為籠絡(luò)人心,他廣辟幕僚,并征發(fā)所屬州郡倉谷,供養(yǎng)這批人的家屬。漁陽太守彭寵以為天下未定,不宜多置官屬,不從其令。朱浮密奏朝廷,稱彭寵心懷異志。彭寵聞訊大怒,起兵攻朱。于是朱浮寫了這封信,借朝廷的聲威以營私,并向彭寵施加壓力。朱浮的做法并不光明磊落,但就信本身而言,卻稱得上冠冕堂皇,且寫得義正辭嚴(yán),氣勢充沛,說理透徹。信以“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領(lǐng)起,層層推進(jìn)。信中有鮮明的對比,生動的比喻,特別是那一連串的詰問,語氣凌厲,具有不容辯駁的力量。此信語言精練,“親者痛,仇者快”已成為成語;行文犀利潑辣,金圣嘆評為“自來文字,此為曉暢第一”,是頗有道理的。
上一篇:《書信鑒賞·友書·臨終遺表》注釋與鑒賞
下一篇:《書信鑒賞·情書·為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注釋與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