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螞蟻和鴿子》全文|賞析|讀后感
伊索的這則寓言以“以恩報恩”這一普天之下無不認同的道德觀念為題旨,千百年來被廣泛傳播。列夫·托爾斯泰寫給孩子讀的伊索故事中,就有這一則。
永遠不需要人幫助的人是沒有的。鴿子和螞蟻相比,鴿子的能量要大得多,它救螞蟻免于一死時,大概從來也不曾想到過微不足道的螞蟻還能以 “救己一命”相回報。然而事實上,微不足道的螞蟻卻以自己的方式救了曾救過自己的鴿子。勸人樂助在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個積極的主題。
這則故事巧得合理,合理就能使讀者覺得故事發展處處“自然”,“自然”就能通向讀者的心靈,并在讀者心中扎根。所以這則故事得到廣泛傳播,歸根到底還是由于故事藝術的非凡成功。
·韋葦·
螞蟻和鴿子
螞蟻口渴,爬到泉邊喝水,被流水沖走,快要淹死了。鴿子見了,折下一根樹枝,投到泉水里。螞蟻爬上去,保全了性命。
后來,捕鳥人走來,接好粘竿,想捉那鴿子。
螞蟻見了,就在捕鳥人的腳上咬了一口。
捕鳥人覺得疼,扔下了粘竿,鴿子立刻驚跑了。
(羅念生等譯)
上一篇:《蒼蠅或人的故事》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裸》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