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邦德國〕亨利希·施頗爾《耐心等待》全文|賞析|讀后感
〔聯邦德國〕亨利希·施頗爾
一次,我為某事不得不等待,這時我想起了一個童話。
從前有個年輕的農夫,他要與情人約會。小伙子性急,來得太早,又不會等待。他無心觀賞那明媚的陽光、迷人的春色和嬌艷的花姿,卻急躁不安,一頭倒在大樹下長吁短嘆。
忽然他面前出現了一個侏儒。“我知道,你為什么悶悶不樂,”侏儒說,“拿著這鈕扣,把它縫在衣服上。你要遇著不得不等待的時候,只消將這鈕扣向右一轉,你就能跳過時間,要多遠有多遠。”這倒合小伙子的胃口。他握著鈕扣,試著一轉; 啊,情人已出現在眼前,還朝他笑送秋波呢! 真棒噯,他心里想,要是現在就舉行婚禮,那就更棒了。他又轉了一下:隆重的婚禮,豐盛的酒席,他和情人并肩而坐,周圍管樂齊鳴,悠揚醉人。他抬起頭,盯著妻子的眸子,又想,現在要只有我們倆該多好! 他悄悄轉了一下鈕扣:立時夜闌人靜……。他心中的愿望層出不窮: 我們應有座房子。他轉動著鈕扣:夏天和房子一下子飛到他眼前,房子寬敞明亮,迎接主人。我們還缺幾個孩子,他又迫不及待,使勁轉了一下鈕扣:日月如梭,頓時已兒女成群。他站在窗前,眺望葡萄園,真遺憾,它尚未果實累累。偷轉鈕扣,飛越時間。腦子里愿望不斷,他又總急不可待,將鈕扣一轉再轉。生命就這樣從他身邊急駛而過。還沒來得及思索其后果,他已老態龍鐘, 衰臥病榻。 至此, 他再也沒有要為之而轉動鈕扣的事了。 回首往日,他不勝追悔自己的性急失算: 我不愿等待,一味追求滿足,恰如饞嘴人偷吃蛋糕里的葡萄干一樣。眼下,因為生命已風燭殘年,他才醒悟:即使等待,在生活中亦有其意義,唯其有它愿望的滿足才更令人高興。他多么想將時間往回轉一點啊! 他握著鈕扣,渾身顫抖,試著向左一轉,扣子猛地一動,他從夢中醒來,睜開眼,見自己還在那生機勃勃的樹下等著可愛的情人,然而現在他已學會了等待。一切焦躁不安已煙消云散。他平心靜氣地看著蔚藍的天空,聽著悅耳的鳥語,逗著草叢里的甲蟲。他以等待為樂。
(余小平 譯)
選自《外國微型小說選》
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984年7月版
【賞析】 這篇小說是通過展示夢境來表現某種生活的哲理。那個年輕的農夫,不善等待,急躁不安,所以一旦他獲得能輕易地實現愿望的神奇的鈕扣時,就不斷地轉動它,急不可待地滿足自己那層出不窮的愿望;但也在這不斷的滿足中,生命從他身邊急駛而過,終于“老態龍鐘,衰臥病榻”,乃至追悔莫及。所以作品并不是贊美一般意義上的“耐心等待”,而是要告誡人們不可走向它的反面:“急躁不安”,“急不可待”;也不是勸人清心寡欲,在生活中不該有愿望和向往,而是要告誡人們不可心中的愿望層出不窮,而又一味地追求滿足,這將會帶來可怕的后果。所以“等待”,也就是期待著理想和愿望的實現。有理想和愿望,生活才更有意義; 期待理想和愿望的實現,才是令人高興的生活。
本文實際上是“我”在等待時想起的一個童話故事,通過幻想的方式來塑造形象、反映生活,把讀者帶入一個形雖失真而實符常規,看似荒誕而實合情理的奇異世界,把生活哲理表現得生動有趣、自然合理。
正因為具有童話的特點,當孩子們陶醉于作品中所展示的獨特新奇的生活時,成人讀者則多少會感到內容的平直淺露。作者編造故事是為了對讀者進行說教。作品的主題采用了最明確的語言直截了當地表現出來,于是就缺少一種深沉含蓄的富有情韻的藝術魅力。
(馮云青)
上一篇:《老箱子》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胖子和瘦子》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