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犁《懶馬的故事》全文|賞析|讀后感
孫犁
一
懶老婆每日里是披頭散發,手臉不洗,頭也不刮。整天坐在門前曬暖,好像她一輩子是在冰窖里長大起來。
年紀還不到四十,好吃懶做,老頭子也不敢管她。
有一回丈夫罵她一句:“你這個老王八,只會曬暖。”
夜里,她就拿著腰帶系到窗欞上去上吊了。
二
一天,婦救會分配給她一雙鞋做,她就大張旗鼓地東街走到西街,逢人便說:“都說我懶,你看我不是做抗日鞋了嗎?”
看看她的針線笸籮吧:
三條爛麻線; 一個沒頭的錐子; 一塊她的破褲里,是她用鍋底煙子染了黑,來做“鞋表布”的;還有一堆草紙。
三
懶老婆做這雙鞋,什么也不干,做了十天,后來同著全區的五百雙鞋一塊送到軍隊上,四百九十九雙都有同志們心愛的拿走了,就剩下了懶老婆這雙。放在管理科沒人去看它,鞋底向上,歪歪趔趔寫著懶老婆的名字“馬蘭”。
放了半年,還是有一個母耗子要下小老鼠了,才把這雙鞋拉進洞里了。
我看她這名字可以改換一下,叫“懶馬”倒不錯哩。
【賞析】 讀過孫犁小說的人,未必讀過他《懶馬的故事》。在孫犁的全部小說中,個性鮮明的婦女形象有六十多個,一個個心靈純潔,堅貞美麗,勤勞能干,都像冀中平原上的蘆葦一樣柔韌,像白洋淀的湖水一樣明澈。孫犁也由此奠定了在現代文壇上的獨特地位。然而,想不到在《懶馬的故事》里,作者竟勾畫了一個好吃懶做,邋遢的懶老婆的形象。這種現象也許有人覺得會不可理解。其實,這正是作者忠于生活的現實主義創作態度使然,反映了作者從生活出發,全面客觀地透視生活的現實主義精神高爾基承認:“人一身帶有七大罪惡”(傲慢、貪婪、好色、暴躁、貪食、妒忌和懶惰)。我們認為,揭示人類與生俱來的弱點,也是小說的一大職責。延安文藝座談會后,孫犁深入基層,在了解農村和農民的實踐過程中,在看到解放區勞動婦女的優秀品格的同時,也看到了一些農民身上帶有的惡習和弱點,對這點,用不著掩飾,更不能回避,只有大膽地予以無情的揭露和嘲諷,才是正視現實和人生的嚴肅態度。況且,揭示懶老婆精神上無聊和形體上邋遢,在當時也有一定的警世誡人之意,也可引導讀者透視到抗日斗爭的另一個層面,更好地發揮文藝的認識功能和教育作用。
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才帶來了作品藝術風格上的變化。在《懶馬的故事》里,我們看不到明快和清新,也體會不到畫意與詩情。作者換了一副筆墨,顯得冷峻而俏皮,尖刻而詼諧。
小說緊緊扣住 “懶” 字下筆。開始是“披頭散發,手臉不洗,頭也不刮”,如漫畫一般,畫出了肖像特征,“整天坐在門前曬暖”又顯出其精神面貌,活畫出懶婆娘的形和神。第二部分懶老婆大肆張揚自己做鞋的言行,極富有嘲諷意味,可謂“盡態極妍”。最后一部分,懶老婆的鞋沒人要,結果竟被耗子拖走的細節,加強了小說的諷刺力量。
另外小說中“窗欞上的布”,“一堆草紙”通過諧音把“馬蘭”換成“懶馬”等調侃之筆,都讓人忍俊不禁。這種在諷刺中揉夾詼諧和風趣的寫法,使諷刺顯得溫和而有分寸。
上一篇:《慰》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我所發現的生活》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