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桀《崔護》全文|賞析|讀后感
〔唐〕孟桀
博陵崔護①,資質甚美,而孤潔寡合。舉進士下第。清明日,獨游都城南。得居人莊,一畝之宮②,而花木叢萃,寂若無人??坶T久之。有女子自門隙窺之,問曰:“誰耶?”以姓字對,曰:“尋春獨行,酒渴求飲?!迸?,以杯水至,開門,設床命坐。獨倚小桃斜柯佇立,而意屬殊厚③,妖姿媚態,綽有余妍。崔以言挑之,不對,目注者久之。崔辭去,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 崔亦睠盼而歸④。 爾后絕不復至。
及來歲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徑往尋之。門墻如故,而已鎖扃之。崔因題詩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秖今何處去⑤,桃花依舊笑春風?!焙髷等?,偶至都城南,復往尋之。聞其中有哭聲,扣門問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護邪?”曰:“是也。”又哭曰:“君殺吾女!”崔驚怛,莫知所答。老父曰:“吾女笄⑥,知書,未適人。自去年以來,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與之出,及歸,見左扉有字,讀之,入門而病,遂絕食數日而死。吾老矣,此女所以不嫁者,將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殞,得非君殺之耶!”又特大哭。
崔亦感慟,請入哭之,尚儼然在床。崔舉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 某在斯!”須臾開目,半日復活矣。父大喜,遂以女歸之⑦。
【注釋】 ①博陵: 郡名,治所在今河北定縣。崔護: 博陵人,貞元進士、官嶺南節度使?!度圃姟酚性娏祝倌陼r,曾作《題都城南莊》詩,即為本文所本。②一畝之宮:莊院圍墻范圍有一畝地大小。宮:房屋、住宅。③意屬殊厚: 對崔護顯得特別有情意。④睠盼:戀戀不舍之意。睠,同“眷”。⑤秖: 同“祇”,“只”。⑥吾女笄 (ji雞): 我女兒已成年。 笄: 簪子, 古代女子到十五歲要盤發插簪,表示成年,可以婚嫁。⑦ 歸之: 嫁給崔護。古代女子出嫁曰“歸”。
【賞析】 本篇選自《本事詩》?!侗臼略姟芬痪恚P記,孟棨撰,記唐人詩歌的本事,保存了不少唐代詩人的軼事。孟棨,字初中,晚唐時人。
本文因崔護《題都城南莊》詩的本事衍變而成,一切均以此詩為契機、為轉合。開篇崔護尋春,有女獨倚小桃; 崔護 “睠盼而歸”,又有情詩題扉; 詩因女而生,女因詩而亡。故事雖有發展,但文中語義多以這首美妙的詩篇為中心指向。“情不可抑”,方有左扉題詩;詩不可忘,方有先死后生。詩是全文的緣起,又為全文的核心。“人面桃花相映紅”與“桃花依舊笑春風”,其本身就敘述了一個悲惋而又美麗的故事。這是崔護當時題詩之際感情澎湃的最好寫照,也是全文發展的一個中轉環節,又為全文定下了基調。這之前,有去年“人面”; 這之后,僅今日“桃花”。“酒渴求飲”與 “以女歸之”相對; “情不可抑”同“須臾開目” 相映。情之所系,佳詩題扉.詩之所系,癡女生死。文因詩而盛,詩就文尤顯。詩文互補,相得益彰。
小說的結構中心環節為詩,此見筆者苦心。詩控文之首尾,也露作者靈秀。全文拈著一個奇一個巧,層次錯落有致,整體結構又顯波瀾,仿佛通向樂園的小道,花可見不可近,路可望不可盡。有蜿蜒如蛇之文氣,無眾生陡立之峻嶺。雖屬短篇,仍一波三頓,一彎三曲。崔護睠盼卻不復至,此為一奇; 及來歲卻又“情不可抑,徑往尋之”。一個“徑”字生動地揭示了崔護的熾烈心態,此為二奇; 題詩之后竟隔數日方“復往尋之”,此為三奇; 老父出,帶來其女因情而絕的消息,此為四奇。文章至此戛然中斷,沒有明顯的懸念,卻造成審美心理上的斷裂,左右徬徨,讀者難解“桃花依舊笑春風”其中況味。這之后有一個美好的結局等待大家: 崔慟,女醒; “父大喜”,“女歸之”。此種符合中華民族大團圓文化喜劇心理的結局,使全文的情調上升達至明快,氣韻在求得生動之后趨于平穩。在全文曲折有致、奇巧相間的情節發展中,《題都城南莊》詩不僅起了轉合的作用,而且以自身的一氣呵成、淋漓盡致使全文首尾相聯而又貫通。小說的結構因此絲絲緊扣而又生動流暢。
上一篇:《岳跛子》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常勝的歌手》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