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浮槎是什么意思
【典源】 晉·張華《博物志》卷十:“舊說云,天河與海通。近世有人居海渚者,年年八月有浮槎,去來不失期。人有奇志,立飛閣于查上,多賚糧,乘槎而去。十余日中,猶觀星月日辰,自后芒芒忽忽,亦不覺晝夜。去十余日,奄至一處,有城郭狀,屋舍甚嚴,遙望宮中多織婦,見一丈夫,牽牛渚次飲之。牽牛人乃驚問曰:‘何由至此?’此人具說來意,并問此是何處。答曰:‘君還至蜀郡,訪嚴君平則知之。’竟不上岸,因還如期。后至蜀問君平,曰:‘某年月日,有客星犯牽牛宿。’計年月,正是此人到天河時也。”晉·王嘉《拾遺記》卷一:“堯登位三十年,有巨查浮于西海,查上有光,夜明晝滅。海人望其光,乍大乍小,若星月之出入矣。查常浮繞四海,十二年一周天,周而復始,名曰貫月查,亦謂掛星查。羽人棲息其上。群仙含露以漱,日月之光則如暝矣。虞夏之季,不復記其出沒。”
【今譯】 傳說天河與海相通。有人住在海邊,見海上年年八月有木筏準時來到。就在木筏上造飛閣,帶足糧食,乘木筏而去。十幾天里看到日月星辰,后來就飄飄渺渺,不分晝夜了。又十幾天到一處,見有城郭房屋,宮室中有織婦,一男子在河邊飲牛。牽牛人驚奇地問他:“怎么來到此地?”這人回答,并問這里是什么地方。牽牛人說:“你回去到蜀郡,問嚴君平吧。”后來此人回去至蜀問君平,君平說:“某年某月某日,有客星進入牽牛星座。”計算時間,正是此人到天河時。又有傳說在唐堯時,有一巨大木筏浮于西海,筏上有光,忽大忽小,夜明晝滅,浮繞四海,十二年為一周期,稱為貫月查,又稱掛星查。上面有仙人羽士。
【釋義】 后以此典形容乘船遠航; 也用以形容上天遨游等。
【典形】 八月槎、八月靈槎、槎犯斗、槎浮銀漢、槎客、查客、成都怪客星、乘槎、泛槎、泛月船、犯斗槎、浮槎、掛星槎、貫月海槎、海槎、海客槎、客槎、枯槎、靈槎、溟海浮槎、蜀客槎、蜀客知蹤跡、牛斗槎、問姓嚴、仙槎、星槎、星河槎、月宮槎、泛錦槎、天漢浮槎、君平問消息、槎拂斗牛、斷槎浮月、銀河客槎、海客乘槎、乘槎犯斗、乘舟上月、天上槎回、星津回槎、乘槎客、查影、銀漢槎、河漢槎、貫月查、泛星槎、泛月槎、泛牛斗、漢津槎、犯牛斗、月中槎、斗邊槎、上海槎、上漢槎、行斗牛。
【示例】
〔八月槎〕 唐·杜甫《秋興》之二:“聽猿實下三聲淚,奉使虛隨八月槎。”
〔八月靈槎〕 唐·顧況《送李秀才入京》:“五湖秋葉滿行船,八月靈槎欲上天。”
〔槎犯斗〕 唐·韓偓《六月十七日召對》:“坐久忽疑槎犯斗,歸來兼恐海生桑。”
〔槎浮銀漢〕 清·葉映榴《庚申夏至日起武威》:“目斷燕支愁見月,槎浮銀漢渡經年。”
〔查客〕 唐·駱賓王《代女道士王靈妃贈》:“寄語天上弄機人,寄語河邊值查客。”
〔成都怪客星〕 南朝梁·蕭綱《七夕》:“洛陽疑劍氣,成都怪客星。”
〔乘槎〕 唐·盧照鄰《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失路乘槎,問君平于蜀都。”
〔泛槎〕 明·馮惟敏《粉蝶兒·五岳游囊雜詠》:“有時節泛槎游,入斗牛,浮沉宇宙。”
〔泛月船〕 清·王夫之《與唐須竹夜話》之二:“偶覺空群馬,人疑泛月船。”
〔犯斗槎〕 金·元好問《趙吏部伯成元弟以所業》:“夙有凌云筆,方乘犯斗槎。”
〔浮槎〕 元·馬致遠《漢宮秋》:“他每見弦管聲中巡玉輦,恰便似斗牛星畔盼浮槎。”
〔掛星槎〕 清·丘逢甲《題蘭史泛槎圖》之五:“掛星槎古到今傳,曾閱陶唐洚水天。”
〔貫月海槎〕 清·程先貞《過星來舅次韻》:“御風山閣敝,貫月海槎浮。”
〔海槎〕 唐·蘇颋《奉和圣制幸禮部尚書》:“自有天文降,無勞訪海槎。”
〔海客槎〕 清·丘逢甲《再疊前韻》之二:“玄霜夜搗姮娥藥,銀漢秋回海客槎。”
〔客槎〕 宋·蘇軾《鵲橋仙·七夕送陳令舉》:“客槎曾犯,銀河波浪,尚帶天風海雨。”
〔靈槎〕 元·薩都拉《題李遵道畫竹木圖》:“半生清節江南夢,萬里靈槎海上行。”
〔溟海浮槎〕 元·傅若金《岳陽中秋值安南貢使》:“越裳重譯三年至,溟海浮槎入月來。”
〔蜀客槎〕元·傅若金《送張秀才北上赴海》:“涓人解致燕王馬,卜史工占蜀客槎。”
〔蜀客知蹤跡〕 宋·劉筠《戊申年七夕》之三:“豈惟蜀客知蹤跡,更問庭中曬腹人。”
〔牛斗槎〕 元·揭傒斯《入黃河和李提舉韻》:“夢乘牛斗槎,濯足昆侖源。”
〔問姓嚴〕清·程先貞《還山春事》:“萬象自覺銷磨盡,懶向成都問姓嚴。”
〔仙槎〕 唐·劉禹錫《和仆射牛相公追感》:“威鳳本池思泛詠,仙槎舊路望回旋。”
〔星槎〕 唐·宋之問 《宴安樂公主宅》:“賓至星槎落,仙來月宇空。”
〔星河槎〕 宋·陸游《初到榮州》:“豈惟慣見蓬婆雪,直恐遂犯星河槎。”
〔月宮槎〕 明·李東陽《謝于喬庶子二親壽詩》:“縣分仙掌露,書趁月宮槎。”
上一篇:元龍高臥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六州鑄錯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