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劉向《齊管妾婧》全文|賞析|讀后感
〔漢〕劉向
妾婧者,齊相管仲之妾也①。寧戚欲見桓公②,道無從③,乃為人仆,將車宿齊東門之外。桓公因出,寧戚擊牛角而商歌甚悲④。桓公疑之,使管仲迎之。寧戚稱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謂,不朝五日⑤,而有憂色。其妾婧進曰:“今君不朝五日而有憂色,敢問國家之事耶?君之謀也⑥?”管仲曰:“非汝所知也!”婧曰:“妾聞之也: 毋老老⑦,毋賤賤,毋少少,毋弱弱。”管仲曰:“何謂也?”“昔者太公望年七十⑧,屠牛于朝歌市,八十為天子師⑨, 九十而封于齊。 由是觀之, 老可老耶⑩? 夫伊尹,有㜪氏之媵臣也(11),湯立以為三公(12),天下之治太平。由是觀之,賤可賤耶?睪子生五歲而贊禹(13),由是觀之,少可少耶?駃騠生七日而超其母(14),由是觀之,弱可弱耶?”于是管仲乃下席而謝曰:“吾請語子其故: 昔日公使我迎寧戚,寧戚曰:‘浩浩乎白水。’吾不知其所謂,是故憂之。”其妾笑曰:“人已語君矣,君不知識耶! 古有《白水》之詩,詩不云乎:‘浩浩白水,倏倏之魚,君來召我,我將安居(15)?國家未定,從我焉如(16)?’此寧戚之欲得仕國家也(17)。”管仲大悅,以報桓公。桓公乃修官府,齋戒五日(18),見寧子,因以為佐(19),齊國以治。
君子謂: 妾婧為可與謀(20),《詩》云:“先民有言,詢于芻蕘(21)。”此之謂也。
頌曰: 桓遇寧戚,命管迎之。寧稱“白水”,管仲憂疑。妾進問焉,為說其詩。管嘉報公(22),齊得其智(23)。
【注釋】 ①妾婧(qlan欠): 齊國管仲的妾,名婧。②寧戚:衛國人,不被起用。于是,他販牛經商,宿于齊都東門之外。齊桓公夜出,寧戚叩牛角面歌。桓公知他是個賢才,便重用了他。③道無從: 沒有門路。指無人引見。④ 商歌: 用商聲唱歌。商是一種樂調,調子凄涼、悲哀。⑤ 不朝五日: 管仲連續五天不參見桓公。⑥君之謀也:是為你自己謀劃什么私事嗎? ⑦ 毋老老: 不要以老人年老而予以輕視。毋:不要。老老: 看不起老年人。以下“毋賤賤”、“毋弱弱”句法同。⑧太公望: 指姜尚。⑨天子師: 指太公望成為周文王、周武王的老師。⑩老可老耶: 對老年人能因他年老而輕視嗎? (11)伊尹:商初開國的賢相傳說有㜪(shen深, 即“莘”)氏女嫁湯, 他是陪嫁的奴仆, 作廚師。 他向湯陳說治國之道,受到湯的重視并被委以重任,終于輔佐湯攻滅夏桀。媵ying應)臣: 古代隨嫁的奴仆。(12) 三公: 司徒(掌管國家的土地和人民)、司馬(掌管國家軍事)、司空(掌管工程)合稱三公。(13)睪(gao羔)子: 或作陶子,皋陶之子大費。傳說他助禹治水有功,被禹選為繼承人。睪,與“皋”通。贊: 助。(14)駃騠(jue ti決提):千里馬。超其母:奔跑超過它母親。(15)浩浩四句: 一片大水浩淼無際,魚兒在水中悠然來去。現在君王以國事來召我,我怎能安心呆在家里。這首詩不見于《詩經》。倏倏(shu叔): 悠然自得的樣子。(16) 國家兩句: 國家現在還不安定,請你跟我一起治理國家何如? (17)此寧戚句: 這表示寧戚愿意出來做官。(18)齋戒: 古人舉行大禮,事先要洗澡換衣,住清凈的地方,不吃葷酒,不同外界往來,專心專意,表示誠敬,叫做齋戒。(19)因以句: 因此請他來輔佐。(20)為可以謀: 是可以參與商量國家大事的人。(21)先民兩句:古時的賢人說過: 應當向打柴的人去征詢意見。(不恥下問的意思)。芻蕘(chu rao鋤饒): 割草打柴的人。(22)管嘉句: 管仲高興地去報告了桓公。嘉: 快樂。(23)齊得句: 因為妾婧有智,齊國得到了她的幫助。
【賞析】 微型小說貴在因“微”見“著”。《齊管妾婧》篇幅雖小,容量卻不小。寥寥四百字左右,先后點染了寧戚、桓公、管仲和婧這樣四個呼之欲出的人物,并通過獨出心裁的故事情節,突出了管仲“詢于芻蕘”,桓公擢賢用能,從而“齊國以治”的宏大主旨,起到了以一目盡傳精神的藝術效果。
《齊管妾婧》選自西漢經學家、目錄學家、文學家劉向所撰的《列女傳》。劉向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今江蘇沛縣一帶)人,為漢皇族楚元王的后裔’以辭賦俊逸而入仕,因屢次彈劾外戚宦官專權誤國等事而兩度入獄,復出后改名向。他博覽群書,著述甚豐,如今尚存有《說苑》、《新序》、《列女傳》等書。其中若干篇章,如《齊管妾婧》等,構思完整,人物生動,情節安排曲折有致,讀來耐人尋味,實在不失為是我國小說醞釀和萌生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佳作。
文如看山不喜平。袁枚主張:“文貴曲”(《隨園詩話》)。姜夔說得更加形象生動,他要求詩文要“波瀾開闔,如在江湖中,一波未平,一波已作;如兵家之陣,方以為正又復為奇,方以為奇忽復為正,出入變化不可紀極,而法度不可亂”(《白石道人詩說》)。小說要有吸人心目的藝術魅力,曲折跌宕的故事情節是不可少的。微型小說由于篇幅之“微”,要寫得迂回曲折、起伏跌宕,難度更大。《齊管妾婧》的故事部分僅三百多字,事情本身也比較簡單,然而在作者舒緩的敘述中,卻微波頻仍,引人入勝。文章一開頭就介紹婧的身份:“妾婧者,齊相管仲之妾也”。這開頭看似平平,其實不平。妾,在古代社會地位很低,人微言輕。但她又非一般人之妾,而是春秋時期曾相齊桓公成霸業的著名政治家管仲之妾。這特殊的身份為小說情節的發生、發展作了很好的鋪墊。作者介紹婧的身份后,緊接著并不直接寫婧,而是宕開一筆,寫寧戚懷治國之才,無引薦之路,趁桓公外出時,擊牛角而悲歌,以引起桓公的注意。桓公命管仲去了解寧戚,寧戚卻盤馬彎弓引而不發,只說了一句:“浩浩乎白水!”管仲不能解其意,“不朝五日,而有憂色”。幾十字的精練筆墨中,一波三迭,極盡迂回曲折之能事。這就緊鑼密鼓般地為小說的主要人物出場造成了濃郁的氛圍。管仲“五日不朝,而有憂色”,妾婧進問緣故。管仲卻珠玉在側而不知,因她地位卑微,只回答了一句話:“非汝所知也!”文章又起了一個大的波瀾。緊接著,妾婧探賾索隱,鉤深致遠地以姜尚、伊尹、睪子、駃騠等一系列無可辯駁的鐵鑄般的事實,細密地分析闡明了“毋老老,毋賤賤,毋少少,毋弱弱”的至理,促使管仲“下席而謝”,向她求教。她又以古《白水》之詩,解了管仲苦思多日的難題。妾婧那兩段剖析毫厘,擘肌分理的議論,令人對她刮目相看。在情節的發展上則是奇峰突起,像磁石一樣緊緊地吸住了讀者的心靈。最后,管仲“大悅”,“以報桓公”,寧戚得以重用,齊國得以大治,妾婧起了關鍵的作用,這是顯而易見的。人物和情節在作品中往往是辯證統一、水乳交融、渾為一體的。我國古典小說的這一藝術特點尤為突出。《齊管妾婧》通過其生動的情節,展現了妾婧和管仲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即使是寧戚、桓公等次要人物,作者惜墨如金,僅僅給予寥寥數筆的勾勒點染,也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盡管嚴格地說西漢時期還處在我國小說的孕育期,《齊管妾婧》與唐代以后的小說相比,也還缺少藝術虛構和具體描寫,但它作為小說的雛形,已具備了小說的諸多因素,并在敘事和寫人的表現手法上,對魏晉及以后的小說產生了直接的影響。
上一篇:《鵝黃色的窗紗》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