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征農《阿九同他的牛》全文|賞析|讀后感
夏征農
阿九連自己也忘記有多少天沒有困覺了。他整日夜除了看牛和照應缺口外,便是坐在水車上; 有時疲倦得不能支持,便又走下來跟在牛背后趕。
天,越晴越有勁,大河干得快要見底。四處的水車聲咿呀咿呀就和病人的呻吟一樣。
“有這樣惡的世界!”他的心一有空,便是這樣想。昨晚,他看到西邊天腳下,偶然起了一朵黑云,他的希望,重又在那黑云上跳動。直至隔日的火樣的太陽,終又把那黑云連他的希望統吞噬了。
“嘿!”他不時無力地喝著,鞭梢跟著落在牛背上。牛,實在挨死般地拖不動腳,鼻孔內噴著煙,白沫不斷地從嘴角流下,頸上被牛彎磨得滿是模糊的血跡。
他看了一眼,轉又心痛。他覺得這是一樁罪過,這樣下去,一定再熬不住了。他耕的這茬晚田,共有三十余畝,在往年雨水充足的時候,一條牛也只能勉強應付過去,現在幾乎一個多月沒有下雨,長久的磨難,沒有休息,沒有養料,又是拖的一張丈八的長槽……。
還有人咧!
他曾幾次請求田主買一條“幫車”,這樣破天荒的早災,不買幫車怎么行。然而,田主的回答卻是:
“過些時候再說吧。你知道一條牛要多少錢?你自己勤緊一點就得了。”
他也向田主借過幾次米。當然,除了要飽他和他女人的肚皮外,能夠說出來的理由是借米磨牛吃的米漿。這時候的牛,不吃點米漿是不會有氣力的。但是,最后一次,也還遭到了田主的干脆的拒絕:
“哪有這樣多的米漿喂牛呢?”
這有什么辦法?他想著,嘆了一口氣:
“人和牛統統熬不住了啊。”
雖然這樣,他卻依然要提起精神趕著牛走。他不能荒田,即使他可憐他的牛,也可憐他自己。他最明白,這時決不能松一下勁,不停車水,還著實有點應付不來,太陽的熱力就像在向田里吸水一樣,只要稍停一霎時,田里便向著發白,開坼了。
“嘿!”又是他的無力的趕牛聲。
牛,失了知覺般僅好好走了幾步又遲笨起來。它的痛苦,恰和它主人的痛苦一樣; 它餓,它累,它的腳,快要軟下去,它的全身,好像要拆散。它抬不起頭,有時,斜著它的滿糊眼屎的淚眼偷偷地向著它的主人一望。
它的主人已經低垂著眼皮,頭一顛一簸地在搖擺著,它懂得,這是打瞌睡了。于是它畏怯地站住腳,畏怯地注視著它的主人。
然而,這使阿九立即被針刺了一樣醒過來了。他來不及睜開眼,手內的鞭梢,自然隨著他的喝聲落到牛背上。
“嘿!”
牛身上,僅僅急劇地痙攣般抖了一抖。它失了抵抗,但又怎樣也再提不起腳來。它忍著痛,仍只有求饒似地斜視著它主人的臉。
于是鞭梢又第二次到了背上。
它還是不能動,甚至它感到快要倒下去了。
“娘的!”然后,他睜開眼,再舉起鞭,但并不曾落下。他看了一看那似乎疲乏極了的可憐的牛,又望一望那燃燒著的天,于是,他想:
“也應該休息一下了。熬不住啦。”
他跳下牛車,用圍巾揩了揩滿身滿臉的汗,跳著解下了牛彎。
他用了很大的力量,把牛牽下河去喝水,但它并不喝,只是老把身子浸到河里去。
他又用了很大的力量把牛牽上岸,系到草舍下,解了幾根截短了的早禾稈,但它連嗅也沒有嗅便只顧躺下了。
“不吃嗎?”他把禾稈踢到牛的嘴邊,瞪瞪眼,轉過身嘆了一口很長的氣。
他提起鍬往田路上走。
太陽正瘋狂地在示威,塵土烘烘地從地上噴起來,阿九的赤腳,踏在上面,就和烙鐵烙著一樣。
他點著腳走,眼眼注視在田內。起初,他還能看到田內的水,這是離水田不遠的幾坵; 邊走,田內只有黑泥; 愈遠,發白了,開坼了。
禾衣一根根枯黃地披下去。
“嗄!”他的心不禁一陣陣劇痛,明明早上看的時候,大部分還沒有脫原漿,發白的更只有幾坵,多厲害的太陽,簡直連海也要吸干了。
他急迫地開一開每條水溝,看一看每一個缺口。他疑心是水溝或缺口有了毛病,漏了水。
“真是要命了,這樣的天!”他心里發抖,汗水涌出來,焦紅的赤膊,在太陽內閃著光。
之后,他焦急地向牛車邊跑。
一到舍前,他便解下牛索。牛,依然呼呼地躺在地下。他喝了一聲,牽住牛索用力向前一扯。
牛沒有動。
“嘿! 娘的,上殺場嗎,看躲得過去么?”他有點氣急,一腳踢在牛肚上。
牛依然僅僅抬起半個身子,又癱軟地跌下去。
這時,他的心才從水車那事上回過來了。他注意到了他那可憐的牛:流著白沫,沒有“打回”。
“這怎么得了! 怎么得了!”他急得亂轉,豆大的汗珠從他的額上冒出來。突然,眼前一陣黑,他便昏迷地倒在那牛腳下。
他的喉內,似乎格格地一直在響著:
“……牛,……我的牛? ……”
一九三四年八月廿七日
【賞析】 阿九的牛被沉重的、永遠卸不下的負擔拖垮了。阿九呢?他的命運和他的牛一樣,只要他還能從昏迷中醒來,便仍然要像牛一樣在生活的重負下苦苦掙扎。《阿九同他的牛》選擇了大早中為求生存而幾乎累死的人和牛來落筆,寫牛“長久的磨難、沒有休息、沒有養料”,又是拖的超負荷重載的苦況,寫人疲憊不堪、終于在勞累與絕望中昏倒的苦況。牛的痛苦與人的痛苦互相映襯、相互補充,在人與牛拼死車水抗旱的鏡頭中濃縮了農村廣大土地上的慘痛現實,展示出黑暗社會中農民生存的極端艱難。
小說通過阿九的眼睛去看牛。在阿九眼里,老牛“實在挨死般地拖不動腳,鼻孔內噴著煙,白沫不斷地從嘴角流下,頸上被牛彎磨得滿是模糊的血跡。”在阿九的心里,知道“人和牛統統熬不住了”。阿九理解他的牛,阿九憐惜他的牛,阿九對牛的痛苦感同身受,但他仍然不得不揚起鞭子去驅趕他的牛。可是,疲憊到極點的牛在皮鞭下只能忍痛求饒,卻再也挪不動步,它甚至連喝水吃草的力氣也沒有了。小說通過阿九的視覺和心理的屏幕,把累得只剩一口氣的老牛活生生地展現了出來。
作品又直接用擬人的方法寫老牛的感覺,“它餓、它累,它的腳,快要軟下去,它的全身,好像要拆散……”這些感覺與其說是老牛的,還不如說是阿九的。阿九的形象除了文中的直接描寫,還通過老牛的眼睛映照出來,“它的主人已經低垂著眼皮,頭一顛一簸地在搖擺著,它懂得,這是打瞌睡了。”這樣,阿九的形象在老牛的眼里也得到了某種補充。事實上,人和牛都成了對方的鏡子,他們從對方身上看到的,正是自己的絕望處境和無法解脫的痛苦。這種獨特的表現方法,事半功倍地描摹出人和牛苦苦掙扎卻無法解脫的悲慘境地。
阿九和他的牛面對的,是干涸的田地、枯黃的禾苗、瘋狂的太陽和絕不肯通融的田主。殘酷的大自然和同樣殘酷的社會把阿九和他的牛趕進了一個永遠無法解脫的怪圈,轉下去,人和牛都會累死,可是停下來,不久的將來人和牛都會餓死。就這樣,他們注定要拉著這沉重的水車一直轉下去。最后,老牛終于吐著白沫躺倒了,它的痛苦已快結束。可是阿九卻還有可能從昏迷中醒來,等待他的將是更難堪的處境和更加難以承受的痛苦。這樣看來,小說看似寫牛的那些筆墨,實際也落在阿九身上,老牛的結局,正預示著阿九的結局,只不過通往這結局的,還有一段痛苦難挨的路。只要這社會不改變,所有的農民不都要走阿九的這條路嗎?
上一篇:《鐵門》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阿慶基“造反”》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