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世杰《關于申請添購一把鐵壺的報告》全文|賞析|讀后感
許世杰
“天津衛嗎?請到總務科來一趟,你們打的報告批了。”
小衛一愕:“嗎報告?”
“那個,那個——”電話里,一陣翻動紙張的窸窸聲之后,總務科吳科長一板一眼地念道:“關于申請添購一把鐵壺的報告。”
“嗬,我的天爺! 這都嗎時候了,才批下來呀! 去年冬天,辦公室里生火,空氣太干,急需一把鐵壺,可現在——”小衛瞥了一眼正在搖頭晃腦的電扇,不由得一聲苦笑:“哼! 好么,一把鐵壺批了半年! 我說吳頭,是不是報部里批的?”
申請一把鐵壺竟費如此周折,是小衛萬萬沒有料到的。他第一次向總務科提出來,是在去年十一月中旬。當時,一位姓鄭的科長一口應允。可是等了半個多月,連壺的影子也不見,他又去找總務科。鄭科長不在,另一位王科長合上手中的《八小時以外》,吸了口煙,打著官腔說:
“天津衛,一把鐵壺,看來事情不大,但是,一旦其他科室知道了,也來要,事情就不好辦嘍 。”
小衛急了:“他們要得著嗎! 他們在樓里辦公,有暖氣。只有我們在木板房里,也只有我們生爐子!”
“不要張口‘他們’‘我們’的,要注意團結啊!”
小衛的鼻子都差點兒給氣歪了! 他只好去找總務科的第一把手吳科長,然而,得到的回答卻是:“那個,那個,既然他們二位意見不一致,你們打個報告,請領導研究一下吧!”
這“研究一下”,竟是五個多月。不過,總算批下來了。去年冬天雖然過去了,但還有今年冬天吶。為避免夜長夢多,小衛急忙去總務科,填寫那一式三份的領物單。
吳科長捧著保溫杯,正端詳面前那張被劃得密密麻麻的報告。見小衛進來,他抬手理了理稀疏的銀發,渾濁的雙眼吃力地從老花鏡上方望著小衛,為難地說:“不好辦啊! 趙局長沒批具體意見。”
“嗎玩意兒?一把鐵壺,要趙局長批? !”小衛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了。他湊到吳科長身邊,掃了一眼那張報告,“嗬! 還真是趙局長批的。哎,趙局長這不是同意了嗎?”
“正是因為這‘同意’二字才不好辦啊!”
“怎么呢?”
吳科長呷了口茶,慢吞吞地說:“那個,那個,這上面,鄭科長的意見是‘同意購買’; 王科長的意見是‘不同意購買’; 李主任和周主任只劃了個圈圈; 孫副局長的意見是‘要注意關心群眾生活,應該添購’,而錢副局長的意見卻是‘一把鐵壺,也要公文旅行,何其荒唐! 不精簡機構,不整頓作風,怎么行?建議以此為例,在干部中進行教育。’那個,那個,趙局長究竟是‘同意’哪一種意見呢?”
“這……”
選自《微型小說選· 1》
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1月版
【賞析】 這篇小說仿佛一出波瀾迭起的諷刺喜劇。
描繪官僚主義者的形象,揭露官僚主義的危害,在當今的中國早已成為文藝創作的一個“熱點”。漫畫、詩歌、小說、戲劇、電影電視各顯其能,都有揭批官僚主義的優秀作品。《關于申請添購一把鐵壺的報告》就其揭示的深刻性來說也可躋身于優秀作品的行列。作者沒有空泛地談什么是官僚主義? 官僚主義的危害是什么? 而是以其細膩的筆法,對官僚主義作了一層深于一層的揭露。
官腔。官僚主義是一個抽象名詞,看不見摸不著。但一個身染官僚習氣的人,在他的言談舉止中會自覺不自覺地流露出官腔來。所謂官腔,就是脫離群眾、拿腔拿調,架子十足,還時不時地亂扣帽子。請看,當天津衛因木板房沒暖氣而向總務科申請購買一把鐵壺時,王科長卻官腔十足地認為只給天津衛配備鐵壺,其他科室有意見,當天津衛反駁他說其他科室有暖氣不需要時,這位科長不但不為自己的不了解下情而羞赧,反而盛氣凌人地說:“不要張口‘他們’‘我們’的,要注意團結啊!”一副長者教育孩子的口吻,居高臨下,將事情嚴肅到滑稽可笑的地步。作者于記實中透露出辛辣的諷刺。
官僚心態。如果說作者以自己的筆替讀者描繪出了一副官腔的話,這還僅僅是觸及了官僚主義者的皮毛,而更深刻,更實質的是揭示出了他們的心態。比如: 當吳科長知道對于是否購買鐵壺一事鄭、王兩位科長有不同意見時,一迭聲地推托:“那個,那個,既然他們二位意見不一致,你們打個報告,請領導研究一下吧。”無能、怯弱,不敢實事求是,秉公立斷,不愿得罪人,怕掉烏紗帽……種種心態被揭示得淋漓盡致。揣摸一下吳科長的心理,我們恍然大悟,原來當官就是這樣當的呵! 遇事不管青紅皂白,搞好官與官之間的平衡關系是關鍵; 凡事強求完全一致,根本不問誰是誰非,更談不到體察民情,為人民服務。萬一事情擺不平,意見不一致,就“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將問題一推了之。
官僚機構。官僚機構的臃腫、龐大是官僚主義者得以生存的暖巢。對此,作者在這篇短短的小說中毫不留情地進行了揭露。一個生產單位為了取暖申請添購一把鐵壺,卻要經過三個科長、兩位主任、兩位副局長,一位局長的層層批示,歷時半年才得到回音,最后卻又因局長的批示指向不明而耽擱下來了。我們曾經見過報紙披露的丑聞: 一份申請辦廠的報告,歷時三年,蓋了幾百個圖章,旅行了大半個中國才得以了事的怪事,當時還不敢相信。添購鐵壺的遭遇,更典型、更藝術地揭示出了官僚主義的危害,官僚機構的危害。只要官僚機構不真正地精簡,辦事效率低,扯皮現象嚴重,諸如鐵壺事件的怪事還會層出不窮。
官腔。官僚心態。官僚機構。官僚作風……作者從容不迫,于小小的購壺經歷中娓娓敘來,層層剝開,從官僚主義者的言行到他們的心靈世界、到他們得于生存、滋長的暖巢,給官僚主義的作風來了一個全方位的大展覽,讓他們的靈魂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接受陽光和讀者的檢驗。
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不僅在內容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而且還體現在作者精美的構思上。全文于敘事中見波瀾:將購買鐵壺歷時半年才得到回音這樣觸目驚心的事情放在開頭來寫,繼而簡單敘述申請過程,最后又推出一個更高的波瀾: 因為局長的批示不明確,不能領取水壺。這一出人意料的結局,無疑是一枚重磅炮彈,將官僚們的官腔、心態、作風作了更徹底的暴露,辛辣,尖刻,毫不留情。
上一篇:《公羊和小姐》全文|賞析|讀后感
下一篇:《冷酷的心》全文|賞析|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