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10月,天津水上公園用萬把紅傘設計了大地走紅藝術造型。整個展覽不到兩天,萬把紅傘便多被毀壞、被盜走,令整個天津為之震驚。無獨有偶,兩年后的石家莊市竟“更勝一籌”,發生了“搶傘事件”。1996年10月16日,安徽古井集團策劃了“紅云映碧樹”廣告,用兩千多把紅傘綴滿市中心近4公里街道兩旁的綠樹,不幸,只展覽了一天,紅傘即被“劫”一空。
失落的紅傘引發了人們對社會公德問題的普遍關注,昭示出現階段一些人社會公德意識的缺乏。一些市民評論道,一把紅傘固然小,但它卻是道德的放大鏡,透視出人們的文明程度;紅傘固然可以遮風避雨,但遮不住“拿”傘者社會公德意識的缺乏。
我們遺憾地看到,國內社會公德的缺失現象幾乎舉目可見:隨地吐痰,亂扔廢物,乘車爭先恐后;汽車上,商店里,一點小小的摩擦、碰撞,就往往惡語相向,甚至大打出手;遇到人與人摩擦紛爭時,看熱鬧起哄者眾多,化解者往往被誤解,遭責難;公共設施屢遭劫難,其被毀壞的速率十倍甚至百倍于私人財產。
事實證明,隨著改革開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深入發展,社會公德教育問題已日益突出地擺在了我們面前。所以,鄧小平同志指出:“抓精神文明建設,抓黨風、社會風氣好轉,必須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從具體事件抓起。”“真正抓緊大有希望,不抓緊就沒有希望。”
上一篇:《現代文明汲取中華傳統文化》中學生文明寫作素材
下一篇:《呼喚張華精神》中學生文明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