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辨之道·利與弊·不被咬到就不毒
臺北市西街很好玩,有許多毒蛇店。我一家一家地看,有百步蛇、眼鏡蛇、雨傘蛇……
“那蛇毒不毒?”我指著一條又粗又大的蛇問店員。
“不被咬到就不毒。”
沒料到是這樣一句話,我為之暗自感嘆不已。其實,世事都可作如是觀。
汪洋大海上行船,固然有帆倒船沉的危險與可能,但只要掌握了海上航行的規律,即便驚濤駭浪,也無所畏懼。雖有陷阱,但只要走路留神便可避免。古人云:“火善用之則為福,不善用之則為禍。”人們只要掌握了客觀規律,就能化險為夷,趨利避害,變害為寶。毒蛇本身有毒,咬人后會使人中毒,甚至危及生命,但咬不到就等于不毒。從毒蛇的毒液中提煉的蛇毒比黃金還昂貴,是治療血栓病的理想藥物。
我常常想起那家蛇店。
“不被咬到就不毒。”這句看來近乎調侃,其實并不尋常的話,蘊蓄著深刻的哲理。
上一篇:寫作之道·題材·從現實生活中觀察、體驗·丁玲與老大娘同睡一個炕頭
下一篇:觀念之道·榮辱觀·與總統“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