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漢語形容詞可以帶詞尾“然”、“焉”、“爾”、“乎”等,表示“……的樣子。(這種詞尾也可以加在表示時間的副詞和象聲詞的后面)。形容詞詞尾屬于結構助詞。
然 怡然稱快。《童趣》 怡然:高興的樣子。
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童趣》 龐然:龐大的樣子。
不覺呀然驚恐。《童趣》 呀然:呀的一聲。
塵氣莽莽然。《山市》 莽莽然:無邊無際的樣子。
又其上,則黯然縹緲。《山市》 黯然:昏暗的樣子。
頹然碧窈。《于園》 頹然:陶醉的樣子。
滿坐寂然。《口技》 寂然:寂靜無聲的樣子。
慭慭然,莫相知。《黔之驢》 慭慭然:小心翼翼的樣子。
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竹溪記》 蓊然:青翠蓊郁的樣子。
左佩刀,右備容臭,燁然若神人。《送東陽馬生序》 燁然:光彩照人的樣子。
滿目蕭然。《岳陽樓記》 蕭然:蕭條、凄涼的樣子。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醉翁亭記》 翼然:像鳥張開翅膀的樣子。
雜然相許。《愚公移山》 雜然:七嘴八舌的樣子。
有穴窈然。《游褒撣山記》 窈然:幽深的樣子。
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石鐘山記》 鏗然:響亮的聲音。
夫子喟然嘆曰:“吾與點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喟然:長嘆聲。
填然鼓之。《寡人之于國也》 填然:形容鼓聲咚咚。
氣息惙然。《促織》 惙然:氣息微弱的樣子。
佁然不動。《小石潭記》 佁然:呆呆的樣子。
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猶龂龂然。《愚溪詩序》龂龂然:爭辯的樣子。
凌萬頃之茫然。《赤壁賦》 茫然:廣闊的樣子。
其聲嗚嗚然。《赤壁賦》 嗚嗚然:嗚嗚的聲音。
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逍遙游》 果然:很飽的樣子。
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逍遙游》 泠然:飄然,輕快的樣子。
彼于致福者,未數(shù)數(shù)然也。《逍遙游》 數(shù)數(shù)然:急于追求的樣子。
如 簞瓢屢空,晏如也。《五柳先生傳》 晏如:安然自若的樣子。
爾 倏爾黃煙四起。《觀潮》 倏爾:忽然。
俶爾遠逝。《小石潭記》 俶爾:迅忽的樣子。
鼓瑟希,鏗爾,舍瑟而作。《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鏗爾:鏗的一聲。
乎 浩浩乎如馮虛御風。《赤壁賦》 浩浩乎:浩渺的樣子。
飄飄乎如遺世獨立。《赤壁賦》 飄飄乎:飄逸的樣子。
郁乎蒼蒼。《赤壁賦》 郁乎:繁茂的樣子。
故今之墓中全乎為五人也。《五人墓碑記》 全乎:完整的樣子。
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齊桓晉文之事》 宜乎:當然。
焉 硿硿焉,余笑而不信也。《石鐘山記》 硿硿焉:硿硿的聲音。
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盤盤焉:盤旋的樣子。囷囷焉:曲折的樣子。
洋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秋水》 望詳:遠望的樣子。
上一篇:《結構助詞“所”和“者”的用法》古漢語基礎
下一篇:《數(shù)詞的用法》古漢語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