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諧中華 雨露滋潤
千年歷史,悠悠古國 ,乃我中華!中華文化,浩瀚如煙海,而和文化更是其中之瑰寶,正是它指引我們中華子女奮發圖強,鑄就強國。將“和”組詞:和善,和平,和諧,和而不同……到底什么是和?我想,和的含義值得我們青年一代悉心追尋和領悟。
“和”是和善 ,內心的和善是抵達天堂的云梯。
中國自古就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如今發展成世界大國仍以和為美。“樹高者鳥宿之,德厚者士趨之。”不少國家也與中國友好往來,互惠互利,一帶一路的蓬勃發展就是最好的實證。不管是在互為利往的國際交往中還是柴米油鹽的普通生活中,常抱一顆和善之心就如同在污濁的泥潭里開出一朵清蓮。而不懂得和善之誼,一味追求自己利益的庸人,始終會被人唾棄。
“和”是和平,在和平主義的溫床上定會開出嬌艷的花。
普坦漢姆說:“和平孕育著戰爭,戰爭孕育著和平。”發展的奏鳴曲總是不可避免出現不和諧的音符。美國悍然發動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貿易戰,無疑是對和平的巨大挑戰。肆意的破壞將會導致世界經濟的混亂。雖是不動武的戰爭,卻也傷害了許多國家。面對強權,中國應頂住壓力,構建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體系,密切國際組織聯系,加強對外合作,為國際和平做出貢獻。
“和”是和諧。 美的真諦在于和諧。
雨果說:“親善產生幸福,文明帶來和諧”。和諧如奏曲,音符共舞才會美妙。當然,和諧社會也需要我們每個人貢獻力量。每個人都是最好的勞動者,我們要保證做最好的那顆螺絲釘。仗義執言是和諧,出手相助是和諧,默默無聞是和諧,團結協作是和諧……和諧之塔,需你我共筑。
“和”是和而不同。一味謙讓和妥協會讓和的果實變質 。
孔子云:“君子和而不同。”有選擇的和諧,強于盲目附和。革命的道路上,劉伯承和鄧小平充分演繹了和而不同的從政道德。他們分工不分家,積極發表態度,卻從不各執己見,產生矛盾。這使劉鄧大軍無論面對多大的困難都能百戰百勝。再者,從先秦亂世開始的百家爭鳴,正是因為各家學派積極探索救世之道,才成就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可見,和而不同不僅是美德也是智慧。
和為貴,諧為美。和是安寧的環境,和是遼遠的心情。和文化如一葉扁舟,載著我們追尋名儒風范。和文化如一縷清風,為社會帶來和諧美好。讓我們以和平為基 ,和善為貴,和諧為美,構建更加幸福的中國吧!
上一篇:楊菲菲《和諧》說明高中作文
下一篇:吳妍婷《和諧為美》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