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雖結構簡單,但卻蘊含了無數深遠的意味與豐富的含義。和字代表了中華人民的象征與智慧,它來源于中華民族的根。正因如此,和衷共濟才是興家之本,興國之基。
卓文君喪夫后許多名流向他求婚,她卻看中了窮書生司馬相如。司馬相如能彈琴作詩,并且相貌非凡,卓文君從中領會到他的才華和情感,一心相愛。司馬相如家中一無所有,卓文君隨他私奔后,就開了一個酒鋪,親自當掌柜。文君當壚賣酒,相如則作打雜,不怕人譏笑。后卓王孫礙于面子援濟二人,從此二人生活富足,后來司馬相如終于名成天下。唯有家和,才會有司馬相如流傳至今的故事,所以說:"家,因和忠共濟而興。
戰國時期,廉頗是趙國的良將,他的戰功赫赫,被拜為上卿。而藺相如完璧歸趙有功,不久后被封為士大夫。又在澠池秦王與趙王相會的時候,維護了趙王的尊嚴,因此也被封為上卿,且位居廉頗之上,廉頗對此表示不服片,并說道:"下次見他必辱之"。而藺相如知道你便有意不與廉頗相見,他的親近之臣都認為他膽小,但藺相如說:他連秦王都不懼,何俱廉將軍?僅是因為秦王怕我們二人同在趙國而不敢攻打趙國,若我們二人互相敵對,秦國便會立即攻打趙國。廉頗聞此話后,內心愧疚萬分,便盡荊請罪,從此與藺相如成為生死之交的友人。
因藺相如的和,他收獲了廉頗這位誓同生死的朋友,因藺相如與廉頗的和,趙國安存至今并且愈發的強大。因此,和衷共濟是國興之基。
和,不僅是傳統文化里的美德,也是現代文明里的風尚。和,使中美中蘇關系正常化;和,使蘇聯從阿富汗撤兵;和,產生了APEC,產生了歐盟,產生了聯合國。
唯有和忠共濟,家庭才會興盛,國家才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富有,我們才會生活得越來越幸福美滿。
上一篇:苗秦豫《和弦而歌》議論高中作文
下一篇:馮許佳《和文化傳承中華文明之美》議論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