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兩口
住我家隔壁的是一對老夫妻。老頭兒個高,瘦削,有點駝背,走得慢,但精神狀態不錯。老婆個矮,滿頭銀百的短發。
老兩口搬來有段時間了,是兒子為了孝順,把他們接到城里來住,但自己卻不常回來。兒子也會打來電話,但總聊不上幾句就被匆匆掛斷。老兩口的最后一句話總是“記得寫信”。
老兩口不會上網,日常活動除了遛彎就是讀報打發時光。下來取報的是那老爺爺,瘦得皮包骨頭的手握著鑰匙,插進報箱的鑰匙孔里,哐啷哐啷轉幾下,拿出折起來的報紙,非要先展開看看,看到幾張花花綠綠的廣告,搖搖頭,再費勁地彎下腰,確認報箱空了才離去。
大概是在找信。
干嗎不直接學學上網?我不止一次地在心里嘟囔。
某日又見那老爺爺取報,一彎腰,看見報箱里安靜地躺著一封信。老爺爺興奮地像個孩子,拿出信,死死地捏著它,捏得手指微微發抖,指甲蓋發白。也舍不得拆,非回到家,和老伴一起打開。奶奶用手指點著兒子的來信,一個字一個字指給爺爺看,讀給爺爺聽。爺爺瞇起眼看,興奮地學著那些音節,不住地用手指撫摸著那些筆跡,像個牙牙學語的孩子。兩人都興奮地笑著,臉上的皺紋變得更深了。而那可憐的報紙翻都沒翻就被扔在一旁。
管他呢,反正沒人在乎那天的新聞頭條到底是什么。
阿貓
阿貓不是貓,是我的一個朋友,外號“阿貓”。
阿貓對自己的形容是“清新脫俗”。別人看漫畫小說,她偏買《南畫十六觀》。詞典厚的書,也沒看過幾眼,買來當裝飾。別人聊QQ微信,她偏愛寫信。身邊的人不當她筆友,她就和外地的人寫,武漢,廣州,西安……
……真是五湖四海皆兄弟。
我問她為啥不在網上聊天,她說寫信有意思,還拿給我看:“你看這個字體,一看就是小女生;這個人用詞很有文化;嗯,這個脾氣很暴躁……”她裝模作樣地分析起來,像個看手相的半仙,不過她看的是“字相”。可我無法理解她清新脫俗的愛好,幾封信而已,有啥好研究的?
這就是阿貓的神奇之處,她可以透過幾封信看遍世間眾生百態。
我
很少有人給我寫信,所以當朋友告訴我,我生日會給我寄信時,我激動了好長時間——人生第一次提前一個月期待生日。
當這封信跨過大半個城市來到我面前時,我卻遲遲不拆,一定要選一個閑適舒暢的時候再滿懷期盼地打開,好像是要舉行什么神圣的儀式一般,不等集齊天時地利人和不得進行。信中的話像是茶余飯后的閑談,但卻無比令人歡喜。
我開始明白為什么鄰居的老夫妻對那封信的盼望,開始佩服阿貓把那些信視為珍寶的心情。
后來我也交過一個筆友,叫阿洛,比我小一級,家住成都,喜歡熊貓,喜歡畫畫,她會告訴我她們班里發生了什么,信中會夾一張明信片或者幾顆糖,總會有驚喜。
只是一封信而已,卻似乎有種不可抗拒的魔力。當拿到它的那一刻,握這真實存在的那一張方寸,會明白,你的期待和欣喜,都是有重量的。當看見紙上的字體,你會感受到,這是那人的字,我已經認識一部分的他了,真好。這種真實感,是網上華麗的對話框和不真實的頭像無法帶來的。當我的這份情意沾染滿身墨香飄洋過海找到你時,于你于我,都是一種不可思議的緣分。
若哪日你想予我祝福或想知道我近來如何,不要吝惜筆墨,請贈我方寸一張,我會輕收在懷間。
作文點評:
有思想的小作者,精巧自然的故事,不錯!
上一篇:王一心《高山之巔》原創高中作文
下一篇:馬欣然《傳統之雅VS網語之魅》原創高中作文